——觉真法师对话实录(续)
觉真法师精彩语录:
佛不在外,佛在自心,心外无佛。
一切莫非一心,一切唯是一心。这个“心”,找是找不到的,不用找,却又无处不在。
灵山不远,净土即在自心;心香一瓣,心诚远胜香多。
佛教平和包容,参访异教未尝不可,但作为皈依者,身份角色不可模糊。
商人有十大美德,有视野有才华的企业家是推动世界前进的人。看商人,看老板,不能只看到他们功利的一面,还要看到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员工所作出的奉献,他们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乐善好施,悲悯众生的一面.
本刊连续两期刊登觉真法师与本刊记者的一段精彩对话,以飧广大读者及广大佛学爱好者,普惠大众。
本刊记者:
像普通大众要怎样才能较快进入修禅的境界?除六祖之外,能否举几个高僧大德成佛的实例?人们修行,就是为了成佛吗?那也是功利呀。
觉真法师:
您在这里讲到六祖了,说明您很聪明,很有识见。普罗大众要怎样才能较快进入修禅的境界?上面已经说到了,一切莫非一心,一切唯是一心。这个〝心〞,找是找不到的,不用找,却又无处不在。
人们修行,不就是为了成佛吗?是啊!但那不是功利。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成佛?成什么佛?佛不是神,成佛不是成神。佛,在梵语里,称〝佛陀耶〞(buddhaya)翻为汉语,是人,是一个智慧的人,觉悟的人。你成为一个智慧的人,觉悟的人,就是成佛了。太虚大师有一首著名的诗偈:〝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成佛的含义,就是成为一个自觉的人。自己能自觉,又能帮助别人自觉,这叫自觉觉他,觉行圆满,那就是佛。人人都能成佛,就是人人都能成为有智慧有觉悟的人。人人都能成为自觉的人。就这么简单啊。
您让我举例,玄奘大师、六祖慧能大师,还有历代祖师大德,不都是这样的吗?这里,我就再举两例吧。
一则是香严禅师的故事:
唐代末叶的香严禅师,机辩迅捷,有一天,他的老师沩山对他说:〝我闻汝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此是汝聪明伶俐,我想问你,意解识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香严被这一问弄得茫然无对。
他回到住处,将平日所看过的书重翻一遍,想找一句答语,结果枉费工夫。他乞求老师给他一点线索,给他一点点拨,沩山回他说道:〝我说的是我的,与你毫不相干啊。〞
香严绝望之余,叹道:〝画饼不能充饥。〞将他的书和笔记付之一炬,并且发誓:〝今后再也不学佛法了。〞含着眼泪,离开沩山,做了一名行脚僧。最后,他到了南阳,见到慧忠国师的遗迹。他留下做了这位国师的守墓人栖止于此。也许他在这里生起了一种希望:在这里来解决他的老师所给他的那个挥之不去的问题而达到自我解脱的悟境吧。
一天,他在园中芟除草木,偶然抛出一片瓦砾,击中一根翠竹,发出一阵尖锐的响声,由此一响,忽然省悟了父母未生之前的真正的自我,他禁不住欢呼雀跃地大笑起来,接着作了一颂,以记其事:
一击忘所知 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路 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 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道者 咸言上上机
他立即返回住所,沐浴,焚香,遥礼他的老师沩山,并且感恩说:〝和尚大慈,恩踰父母,当时若为我说破,那有今日之事。〞
二是无业禅师的故事:
唐代无业禅师听说洪州大寂道一禅师禅门鼎盛,特地前往拜见,道一见他身材高大,不同寻常,笑着说:〝好一座巍巍佛堂,只可惜其中无佛。〞
无业禅师听了礼拜后问道:〝我对于大小三乘的经文义学虽略知大旨,但对禅宗即心是佛的道理,实未能了。〞
道一回答道:〝你就去体究这个未了的心便是,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东西了。不明白自己的心,就是迷,明白了自己的心,就是悟。迷就是众生,悟即是佛。道不离众生,除了心之外,难道还有别的佛吗?这就像握手成拳,拳的形状虽然与手掌不一样,但拳还是手掌啊!
无业禅师一听,当下豁然开悟,流泪悲泣说:〝我本来以为佛道离我还很遥远,需要经过长久的勤苦修行才能成就,今日才知道法身原本自体具足。一切万法从心所生,但有名字,无有实者〞。
上面两则故事,说的就是即心即佛。佛不在外,佛在自心,心外无佛。你入佛境界,不就是佛吗?
本刊记者:
现在,全国有很多寺院都被承包了,您怎么看待借佛教之名敛财呢?
觉真法师:
您提出的“承包”这一点,可能有,但不是很多。不过,一些佛教道场,确实有“商业化”或“市场化”的某些影响在。大约三十年前我在上海静安寺时,就有人来向我“投诉”:“我是佛弟子,我到庙里来敬香、拜佛,为什么还要买门票呢?”(那时,门票10元一张,对一个没有工作又没有收入的家庭妇女来说,确实是不菲的)我的回答很简单:“他叫你不要来。”他哑然笑了。
佛教寺院,佛教道场,本是佛清净地,是一尘不染的心灵圣境。这些世俗化的方方面面,确实令人气短,也令人心酸。通过您的提问,我想回应两点:一是佛在心中,心中有佛。心无处不在,佛也无处不在。“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灵山不远,净土即在自心。二是到佛教道场,名山古剎去拜佛当然可以,但心香一瓣,不需要烧那么多香,点那么多烛,现在的“香”多是化学、染料等等,要千万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社会染污啊!多多拜托。
本刊记者:
佛教与基督教,我有许多朋友每周都去教堂做礼拜,也会拉我同去,最主要是圣诞节、复活节,节日气氛很浓,我们应该参与吗?学佛之人也可以去教堂吗?
觉真法师:
社会是发展的,各个宗教,也有不同的发展。学佛的人,能不能去教堂参观一下、感受一下他们的宗教仪规,或宗教生活呢?我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可以啊,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只知其一,一无所知》。作为一个佛教徒,只知佛教,不知基督教、伊斯兰教,也不知中国古代的儒、道两家,那是远远不够的。了解一下兄弟宗教,很有必要。这一点,在香港,是非常普通的,我每年都参加香港六宗教思想座谈会,出席香港六宗教的活动,因此,也曾多次去天主教主教堂,去基督教圣雅各布堂……,当然,我不是去作礼拜,或去参加祈祷唱圣诗。
佛教是和平的宗教,是唯一不排斥异教徒的宗教。佛教是非常包容的。但作为教堂参观访问,向兄弟宗教学习,我想是可以的,也是必须的。但作为皈依者,已经皈依了,是三宝弟子,四众同人,那当然不可以再具双重信仰,那是说不过去的,那是身份模糊,角色模糊,有悖自己的皈依了,在戒律上也是不允许的。
本刊记者:
在深圳,一些商家的老板总是把自己与佛门高僧的合影放得大大的来标榜自己,以信佛之人的身份来取得顾客的信任。佛门高僧明知对方是作为商业用途,为什么也会去配合呢?他们也会去参加一些商业活动,收取对方不菲的红包,这应该作何理解?
觉真法师:
您问的这道题,很现实,也很尖锐。但是有一种常见的观念:似乎商家的活动是利,佛门中人只讲德,讲佛法,讲智慧,不讲利。如果与商家交往,参与他们的一些活动,似乎走进世俗的功利了,就是在“利”的情境中或“利”的轨道上去运作去办事了,您没有用这些语词,而是很含蓄的说“配合”。我想,这里有一个怎么看待“商”,看待“财富”的问题了。
商家,那是一种社会分工。老板,是商界或企业界的一种社会身份,他们可能与佛有缘,也可能就是佛教徒,是佛法僧三宝的皈依弟子,因此,与出家人交往,与出家人合影,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啊。商人或老板追求利,追求财富,这是必然的,也是合法的,或者叫合情合理的。但是,今天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炫富与仇富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也确实存在,甚至成了社会问题。我认为,这是另外一回事,不能把“商业用途”、“商业活动”都看成是负面的,或者仅仅是谋利,图利的,这两者不能划上等号啊。我曾在我的一个讲座中,讲商人有十大美德,有视野有才华的企业家是推动世界前进的人。无论从历史来看,从现实来看,商人的作用,企业家对财富的追求与积累,那都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所以,看商人,看老板,不能只看到他们功利的一面,还要看到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员工所作出的奉献,他们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乐善好施,悲悯众生的一面。所以,佛门人士与他们有交往、有友谊,也是很正常的,自古及今,本来如是的。
“僧”,是外来语,原文“僧伽耶”(sa ghaya)这是一个团体、集体、整体(即僧团)的称谓。它包括了出家二众,在家二众,又称四众弟子。而男众出家人,称比丘(bhik)。比丘的含意,是乞食者,简称乞士。顾名思义,他是求乞者,就生活而言,是乞食,就生命而言,是乞慧。凡有人施食施财,称为供养。出家众接受供养(也包括您所说的“红包”),这是不能不接受的。他不是为自己(个人)接受,他是为了成就道业,为了续佛慧命,同时也是为了给布施者种福田的机会,因此,他的接受,也是为了成就他人的佛缘法缘。举一个例子吧。我曾跟随我的师父(前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焦山定慧寺方丈)茗山老法师到各地讲经弘法,大家排着队来顶礼老法师,一一献上他们的供养(俗所谓红包),当然,我站在老法师身旁,大家也会给我一份。我都拒绝了,坚持不受,我的理由是,你已经供养老法师了,不必再给我了,不能增加他们的负担。事后,师父把我叫到他的寮房,义正严词的批评我挡住了三个缘,一是挡了人家种福田的缘,二是挡任了我自己的缘,三是也挡了别人的缘(即下次他们看到别的法师也不再供养了)。从这里我才明白,接受,不是为自己,为个人接受的,是有更深的道理在。接受了供养如果自己不精进,不努力学修,不能报佛恩,报众生恩,那么,就必然是损福,损德,损害自己的法身慧命,业报还是要由自己承担的。另外,还有一点也要指出,商家或老板供养出家人的金钱,出家人很少有个人的消费,他们大多用去再布施,再去帮助社会的贫困者,比如慈善救济事业,这也是别人所不知或注意不到的。我感谢您提出这个问题来,现象上,是一个红包,看似个人行为,但内中有丰富的义理,有“法”的内涵,有广修供养的深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