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深港西部通道
作为毗邻香港的深圳人,近水楼台先得月,赴港易如反掌。我的“港澳通行证”始于2000年,至今已换了好几个本本了。从一年两次签注到一年多次往返,从进出盖章到指纹过关,一路走来,亲闻目睹了港人心态的渐变,亲身体验了内地人赴港的经历。
最初的惊喜与美好
十几年前我第一次赴港的经历依然记忆犹新。我紧跟我的一位嫁到香港去的闺蜜,就像小说《陈焕生进城》中的主角,胆怯、惊喜、享受。她带我坐地铁,告诉我等地铁要排队;她带我去茶餐厅就餐,告诉我说话要细声细语;她带我过马路,告诉我红灯万万不可走;她带我去海洋公园看海豚表演,告诉我不要在公共场所吃东西,垃圾千万不要乱扔。就像接受一次隆重的洗礼,“做个文明人”,扎根在我的脑海,我对文明的港人肃然起敬。
当我们要问路时,随便问一个港人,他或她会耐心地为我们指路,经常会带我们走一段,远远地目送,温暖在我心头;当我们购物时,导购会操着生硬的香港普通话,手拿货品耐心解释或示范,买单时会一一给我们对电脑单。香港服务业高度发达,我对热心的港人好生羡慕。
一年又一年,我去香港早已轻车熟路,做了好几次内地朋友的导游。当天去当天回,甚至2个小时就可以打个来回。去香港也不再观光旅游了,公干、购物、会朋友、看电影、喝茶、随便逛逛,随心所欲,想走就走。有时拎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有时空手去空手回,只是坐了趟车而已。殊不知,近一两年来,如此平常之举,居然引起诸多话题,引起港人心态的微妙变化,引起香港针对内地政策的频出,引起一系列轩然大波。这是怎么啦?可亲可敬的香港,你究竟怎么啦?
优越不在 不愿为师
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老师样样都比我们懂得多,高高在上,但老师却能放下身价,放平心态,对学生循循善诱,点滴关怀。在学生面前,老师从来不觉得自己高出一等,从来不会瞧不起或者贬低学生。但老师对于学生的优越感是不言而喻的,威望是不需言说的。
后来,我们长大了,我们也成了老师的同事,成了老师的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已超过老师,当然,老师的某些与生俱来的优越感我们是绝对超不过的。于是,老师看我们的眼光就变了,他们不再和风细雨地教我们了,稍有不慎,稍有不合老师心意的,老师就会冷嘲热讽,甚至上纲上线。老师拿他们的优势比我们的劣势,挖苦并告诫我们,学生是永远比不上自己的老师的。
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虽无民主,却有完善的法治,高效的行政体系,经济发达,市场秩序相对完善。在大陆奋力走出集中计划体制的艰苦历程中,香港发挥了突破性的引领作用:最早到大陆投资、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大陆经济体制的,正是港商。香港的法治和民主,始终是大陆民众所羡慕的,塑造着大陆民众关于法治、民主的想象;香港的文明、文化更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港产片、粤语歌、新儒学、佛教、基督教、自然科学……八十年代之后,这些潮流、思想、宗教回流大陆,推动了大陆思想之再中国化,引领中国人回向自己的文化。先知者先觉,港人是内地人的老师,内地人总是以羡慕、感激的心态看待香港,那时,彼此之间的差距很大,但彼此之间的情感却极为融洽。即使我们在香港犯个错,违个章,老师都会宽容我们,包容我们,对我们笑一笑,鼓励我们继续前进。
大约从五六年前开始,融洽的情感开始出现裂痕:港人对内地人的心态逐渐发生变化,部分港人开始讨厌内地人,骂内地人是“蝗虫”,抢占了他们的生存空间;骂内地人素质低,没教养,是暴发户,抢了他们的奶粉和酱油。从放开自由行到限制赴港人数上限,从限制内地人到香港分娩,到限制购买奶粉的数量。内地人也开始与香港隔空对骂,甚至面对面交锋。香港不再欢迎我们内地人了,部分港人对我们充满了怨恨甚至狂暴,他们容不下我们在地铁上吃东西,甚至容不下一个小童当街洒尿。
当初甘为人师的港人,其宽容与大度荡然无存,他们不愿做我们的老师了;而我们作为学生,也不再尊敬老师了,变得趾高气扬。
磨合17载 裂缝却加大
屈指一算,香港回归祖国17年了。我还清楚地记得回归那两天的盛况,一桥之隔的深圳就像过大节一样,张灯结彩,花团锦簇,喜气洋洋,驻港部队冒着绵绵细雨从文锦渡口岸列队出发,深圳市民夹道欢送,其自豪与喜悦洋溢在每人的心田。1997年6月30日晚,估计大部分中国人都会守候在电视机前,见证那激动人心的一刻,深夜11点30分,庄严的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对香港行使主权。7月1日零时即将来临之际,英国旗帜及英属香港旗从旗杆上徐徐降下,同时奏起英国国歌《天佑女皇》,象徵香港英治时代正式结束。零时过后,中国国旗及香港特区区旗缓缓升起,并奏起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那一刻,我流泪了,是被现场庄严肃穆的气氛所感染的,我们通过电视屏幕目送着查尔斯王子登上英国皇家游艇,落寞地告别香港。
香港回归祖国的交接仪式,如果让我来打个比方,就像一场豪华的结婚大典,港人和内地人在1997年6月30日晚上举办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神圣的婚礼。从此,一个崭新的家庭组建了,彼此之间的磨合与博弈也开始了。港人陆陆续续到内地掘金,内地人浩浩荡荡赴港淘宝,就像各回各家,再正常不过。
哪怕是包办的婚姻强扭的瓜,彼此磨合17年之久,早已磨成亲情了,就像左手与右手。可事实却是,刚开始几年还较平稳,甚至有过蜜月期,香港与大陆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共同渡过金融危机,共同面对汶川地震,共同维护钓鱼岛主权。香港背靠大陆这个庞大的靠山发展经济,大陆依托香港这个国际港口增强国际竞争力,双方互惠互利,取长补短,实现双赢。
后来,融洽的关系悄然发生变化,部分港人开始挑起事端,拿西方的民主与我们的体制说事,把香港闹得沸沸扬扬;他们不想承认这段合法的“婚姻关系”了,用挑剔和责备的方式来处理问题,稍有矛盾就火药味十足。在他们看来,内地给他们的全都是应该给的,而要他们付出的时候,他们就不愿意了。内地人送钱送粮送大礼,却似热脸贴上冷屁股,他们不领情了。尽管在经济上要依赖中国,尽管他们的骨肉兄弟都在内地,可他们却要去“中国化”,“闹离婚”。
孩子不听话 家长显威严
在香港回归祖国17周年纪念前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全面阐述了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区的实践成就。这是中央政府首度就香港工作发表白皮书。白皮书表示,香港领导人需要是“爱国者”。白皮书称,“爱国是对治港者主体的基本政治要求,”并解释说,若领导人不是爱国者,香港将“偏离正确方向”。
这令我想起这样一个场景:有一个大家庭,因为以前穷就把其中一个孩子送给富裕的人家收养,后来这个家庭也富裕有能力了,就把被收养的孩子领回来。可这个孩子在有钱人家里呆的时间太长了,接受了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当这个孩子回归大家庭,当初的新鲜感过后,这个孩子就显得有些另类和格格不入了,动辄还会淘气捣乱,自恃优越,自恃在外面认识一些有料道的朋友,就想逃离这个大家庭。关键时刻,家长出面了,重新制定出游戏规则,正本清源。
这样看来,港人和内地人的关系就是平起平坐的兄弟姐妹,中央政府就是我们的家长。家长有调理孩子的责任,孩子有对父母尊敬和尽孝的义务。如果孩子太淘气,家长的威严就应该表现出来。
手足之情,相煎何太急?十个手指还不一样长呢,兄弟姐妹之间有差距再正常不过,你拉我一把,我推你一下,在大家长的统领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人心齐,泰山移,这些简单的道理想必我们大家都懂。闹来闹去,把自家的经济拖垮了,亲者痛仇者快,何必呢?
将心比心 重新开始
有个比喻叫做舌头和牙齿还打架呢,何况师生乎?夫妻乎?兄弟乎?有矛盾是常态,有矛盾就解决矛盾,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没啥大不了的。香港与内地的关系,既是师生关系,也是夫妻关系,还是兄弟姐妹的关系,打断骨头连着筋,血浓于水,亲情大过天。
让我们彼此都静下心来,冷静地分析一下,是什么导致了香港部分民众有如此强烈的负面情感?我能找出的原因就有以下几点:一、港人自信心的完全丧失。以前,香港之于大陆具有多重优势:财富的优势是基础,文化和政治的优势是本钱。现在,财富的优势丧失了,而文化和政治的优势完全不足以支撑起面对大陆的自信心。面对中国大陆强大的经济实力与军事外交上的绝对优势,香港唯一可以与大陆形成博弈之势的力量就是法治传统与法治制度。二、港人对香港前途的忧虑。曾经,香港站在大陆前面,是大陆的引领者。因为大陆的迅速增长,他们不再在这个位置上。而大陆的政制缺乏吸引力,文化没有向心力,没有形成一套具有感召力的普适的价值观。香港的精英、青年不甘心于归往大陆,他们没有对祖国的归属感,对西方的法治、民主也只是一知半解,面对欣欣向荣的祖国,他们感觉自己像个弃儿,西方不接纳,大陆容不进去,而香港又很小,在国际上没有活动空间。因此,他们焦虑而迷茫,进而对大陆产生强烈的怨恨心理,这种怨恨情绪随时寻找机会宣泄。比如前段时间集中爆发的针对大陆客的漫骂,就是这样的宣泄口。可以预料,这种充满怨恨的港人还会继续寻找莫名其妙的宣泄口。三、港人迷失了方向。面对大陆的兴旺,面对香港竞争能力的减弱,从怨恨,从狂暴的行为中,人们看到的是今日香港最为深刻的焦虑:自我迷失,他们不知道自己何去何从。四、一些内地人确实不争气。一个巴掌拍不响,香港与内地人的矛盾是双方造成的,内地有些人确实素质不高,这么多年国家一个劲地发展经济,对国民的素质教育重视不够,传统文化普及不深入,炫富心理太重,极易引起人的反感。
遇到以上情况,擅长“心灵鸡汤”的老师们就会教育我们,要端正态度,调整心态,将心比心,多为对方着想,为对方考虑,退一步海阔天空。
对于香港来说,在这个历史转折时期,新香港要有新香港的思维,思想意识上的转折尤为重要,不能固守殖民地思维和心态。祖国经济富强了,国际地位提高了,港人也可扬眉吐气,全世界都在分享大陆增长的红利,香港在这方面有近水楼台之便,可以归往大陆,依托大陆,经营自己的小天地。优越感没了,反倒可以用平等的心态来看待问题。
对于大陆来说,以前香港是我们的引领者,对促进大陆经济的繁荣功不可没,我们应心存感恩、感激,炫富不可取,谦恭不可少。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深层次地思考,为什么我们有钱了扬眉吐气了却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在经济上,大陆确实已经包住了香港甚至台湾,但是,大陆的文德不能令港台人心安定:制度上的缺陷、文化上缺乏价值吸引力,我们必须理解港台民众内心的焦虑、迷茫,而致力于自身制度的改进、文化的重建。我们还应当采取包容态度,不要以同样的负面情绪回应,而陷入情感的恶性循环中。尤其是舆论,不要小事闹大,不要把个别问题归结为普遍问题,要给香港指引一条正确的方向,让港台精英、青年、民众对大陆产生真正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