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杂志导读

风雨兼程6000年的汉语言文字

     前言
    在人类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而汉字则是记录并推动汉文化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工具,是历史上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的重要载体,是维系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明传承、发展的纽带。今天我们仍然在写汉字用汉字,汉字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事业中,必将继续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历史事实证明,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紧密相连,可以这样说,没有汉字,就没有我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世界上有三大古老的文字系统,其中,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但都已失传,仅有中国的汉字沿用至今。
    但是,现在的汉字怎么样了呢?
    在21 世纪的今天,由于电脑的发展和人们思想上的忽视,网络上,一些人不规范地使用汉语言文字,因而汉语、汉字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汉字书写,汉字书法艺术,出现了一种日趋衰落的社会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让年轻一代了解一下汉字的历史,汉字的基本形态和发展前景。
    谁创造了汉字
    “仓颉造字”,这是我国民间惯有的说法。在我国历史上,历代的观点认为,汉字是仓颉个人所造,比如在《路史禅通记》中说,仓颉“龙颜哆哆,四目灵光”。在《春秋元命苞》中说,仓颉“生而能书”。简直把仓颉说成一个神通广大,法术无边,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人”。显然这是撰书者夸大之辞,不过,传说中黄帝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印创造了汉字,还是可信的。有史书上说,造字时,天地震惊——“而天雨栗,鬼夜哭”。这只能理解为:文字的出现,的确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事实上,考古科学的种种发现,愈来愈多地证明,汉字是广大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成果,我们的祖先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创造了不少汉字。
    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指出“在社会里 ,仓颉也不止一个。”是千百万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使汉字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从多头尝试到约定俗成,不断地孕育、创造、选炼、发展起来的。鲁迅先生对此还作了大胆而合理的想象:“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了。”据统计,汉代的《说文解字》共收字9353个;宋代的《通志六书略》,共收字24235个,清代的《康熙字典》,共收字47035个。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字在不断地增多,但是,如此浩繁的方块字,在实际生活中,多数是用不着的。在我国古代的书籍中,一个方块字往往有好几种写法,这给我们造成了阅读和理解上的困难。实际上,除了少数专家学者为了研究的方便,必须掌握有关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外,绝大多数民众是用不着去学习的。所以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55年12月22日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决定精简1055个异体字,确定了810个字为使用字,这就减少了自然造成的,学习上的额外负担和用字上的混乱。
    在此基础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在第10版的《新华字典》中,对所涉及的异体字作了相应处理,增补了部分新词、新义、新例和少量字头,删除了部分陈旧的词条和例证。修订后的字典,计收单字(包括繁体字、异体字)10000余个。同时随着汉字简化方案的推广与实施,80%以上的汉字得到了简化。
    由汉字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再从多到少,从繁到简这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汉字和人类社会上的一切事物一样,都不是一人所为,一蹴而就,而是随着人类的进化,历史的创造而发展的,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当然这个历史演变进程是漫长的。197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用同位素炭十四(C14)测定,半坡遗址中,已经具备了汉字雏形的刻画符号距今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郭沫若在《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中指出:“那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说是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简单说来,这就是汉字创造的历史。我们的汉字,是与人类历史同辉的,是世界上唯一仅存的最古老的文字,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我国汉字和我们中华民族一样,历经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不管是改朝换代,还是外族侵入,而汉语、汉字,都没有消失,这决非偶然现象。历史证明了汉字本身与生俱来的强大生命力,和她虽有缺点但与科学的发展并不相悖的自身优势。
    汉字的基本形态特点
    世界上的文字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表意和标音两大文字体系,而汉字则属于表意文字。
所谓表意文字,就是文字与语言的语音方面不发生直接联系。每一个字只是表示一个音节,不能明确的表示读音,但一个字的本身就能表示一个意思。如“旦”字的上部是“日”,下部是地面(或水面),从地面上升起太阳,是表示早晨的意思。也正因为如此,同一个文字符号可以代表两种语言里的同一词,而读音不同或完全不同。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历史发展到今天,全国各地同字不同音是普通现象。比如:“吃饭”的“吃”,普通话读“chi”,而湖南一带却读成“qia”。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比如汉字的“日”字,是画一个圆圈,中间加上一个圆点,很像一个太阳,而古代埃及也是用这个文字符号表示太阳,只是读音不同。
     也正因为,表意文字具有和语音不发生直接联系的特点,所以它就有可能用来代表不同民族的语言,如我们的近邻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都曾经借用汉字,作为他们的书面交际工具,本来是中国字,被人家借去了,便有了别人的读音。以上所谈,表意文字与语音没有直接的联系。那么汉字中“形声字”中的“声”又怎样解释呢?其实,“形声字”中的声偏,也是纯表意字,这些纯表意字——象形、指事、会意三种情况和形声字,在造字方法上,形成两大类。从历史的角度看,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产生在前,形声字产生在后,也就是说,形声字是在象形、指事、会意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汉代的《说文解字》共收字9353个,其中形声字7679个,约占总数的80%;宋代的《通志·六书略》,共收字24235个,其中形声字21343个,约占总数的88%;清代的《康熙字典》,共收字47035个,其中形声字42300个,约占总数的90%。形声字所占比例,随着朝代往后推移而逐渐增多。
    从数量上讲,为什么汉字向形声字方向发展呢?
    原因是这样:象形造字法、会意造字法或是指事造字法,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事物和抽象概念,是很难用象形或会意来表示的。比如,“鱼”是整个鱼类的总称,但是鱼的种类却是成千上万,显然,不能每一种鱼都造一个字。再说各种鱼的样子又很相似,文字毕竟不是图画,就是用象形字来表示的话,也是难以从字形上一一加以区别的。于是就出现了“形声”造字法,用“鱼”字表示鱼的总类。再借用原有的字作为读音来表示鱼的分类,如“鲤”、“鲫”、“鳝”、“鳗”等,有“形”有“声”,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形声字。仅从化学学科方面来说,随着科学的发展,就新创造了许许多多代表物质元素名称的形声字。这就是象形字向形声字发展的主要社会原因。
     中国汉字的第二个特点——独特优美的结构,每一个汉字,只要写好了,它就是一件艺术品,值得收藏的艺术珍品。若用不同的书写工具——毛笔、硬笔、刀具,则会有不同的表现力,便会产生汉字各种独特的艺术造型。不少历史上名家、伟人的书法真迹,篆书雕刻,价值连城,甚至是无价之宝,这在世界文字体系里,中国字之美,中国字书写的形体艺朮,是独一无二的。
     除了中国汉字的外形美观之外,而她的形体结构,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与深厚的人类生活底蕴,例如汉字民俗中的“射虎”——猜灯谜,就是古今元宵节的重要文娱活动。又例如,古已有之的“测字算命”,简直成了民间的一种职业。中国的花鸟字,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成为一种街头艺术。倘若我们能对汉字的形体结构做出正确的分析,那么对我们了解和掌握汉字的本义和引伸义,开发思维想象力,特别是对我们阅读古代文化典籍,有着极大的帮助。
提起汉字的结构,总离不开“六书”之说,所谓“六书”,就是前人分析汉字结构所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所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六书”这个名称,最初见于《周礼·地言·保氏》,用“六书”分析汉字的结构,是从汉代古文经学家发端的。
    汉字结构的六种条例,实际上前四种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方法,后两种,即“转注、假借”,是用字方法。下面作简单介绍:
    (1)、“象形”。顾名思义,“象形”就是像实物之形。也就是指,把客观事物的形体描绘出来的意思。如:山、日、月、水等。
    (2)、“指事”。如:“上、下、卡”三字就是典型的指事字,初看起来,就可以认识,再细观察,就能了解意义,这是指,人在其上,写作“上”,人在其下,写作“下”,“上”、“下”挤在一起,就“卡”住了。
    (3)、“会意”。会意字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意思如:“人、人”,两个人,一个人跟着一个人,视为“从”,三个人,就是多人,视为“众”了。
    (4)、“形声”。清朝著名文字学家段玉裁说:“以事为名,为半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一句话,形声字是由表声的声旁和表义的形旁组成,如:“锶”、“钛”、“钾”、“铝”等,就是左形右声构成的形声字。
    (5)、“转注”。转注字不多,一般来说是同一个部首,可以互相解释,如:“绩”与“缉”属于同一部首“”,读音相近,意义也相通,可以互相解释,所以是一对转注字。汉代许慎解释道:“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因古时“考”可作“长寿”讲,所以“考”、“老”相通,意义一致,可互为借用,是谓“转注”。
    (6)、“假借”。当某个新生事物出现之后,在口语里已经有了这个词,但是在笔下却没有代表它的字,需要借用和它的名称、声音相同的字来代表,这就是假借。比如“令”字的本义是“命令”、“号令”等,但因读音与“县令”之“令”相同,所以这就可以假借“命令”之令为“县令”之“令”。
    以上仅是就汉字常识性的东西作些解说。对汉字有个起码的了解,也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文化素养的基本要求。
    汉语言文字,近代遭到的冲击
    虽然已有6000年历史的汉语言文字,但是,到了近代,却遭到了种种磨难。
在我国古代民间,对老祖宗留传下来的方块字,是深怀着敬意的。以前,在学校或公共场所都有“敬惜字纸”的规诫,要求人们对写有字迹的纸张,都不能乱仍,更不容玷污,为此,还专门设置了“焚化字纸炉”。由此可见,咱们文明古国,民风淳厚和崇尚高洁文化的素养。
    1840年前后,伴随着英帝国主义的鸦片和炮舰,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文明,开始进入东亚地区。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各个国家,纷纷掀起了学习西方的思潮。在这个思潮中,汉字第一次遭到责难和攻击。不少人鼓吹放弃使用汉字,“汉字落后论”从此出笼。一些人认为,汉字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是繁琐笨拙的,因为汉字不能透过打字机书写,而必须使用巨型排字房的铅字,也就是说,汉字已成为教育及社会进步的瓶颈。但是,随着印刷技术的革新与发展,汉字落后的论调,也就渐渐销声匿迹了。
    汉字受到第二次冲击,是在电脑发明的初期——汉字能否适应电脑时代的问题,被提了出来。由于电脑打字键盘在设计时,本身没有考虑汉字输入的问题,输入汉字往往比输入拼音文字困难。此时支持汉字拉丁化的学者又一次对汉字提出质疑。
    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各种中文输入法的研发,汉字的计算机输入存储、输出技术得了基本解决,大大提高中文写作、出版、信息检索等效率。目前中文输入法有上千种之多,汉字的语音输入、手写识别和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也已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汉字书写复杂,“汉字落后论”的说法存在了很长时间,并有“汉字拉丁化”甚至废除汉字的推动行为,这正如前段时间有人在电脑上搞什么签名运动,要取缔中医的闹剧一样,总有些人,妄想抓住传统文化的弱点而给以扼杀。实际上,针对汉字存在的弱点和不完美,从古至今,挺着中国脊梁的仁人志士、学者、大家,一直在做着完美汉语言文字的努力。
“五四”时期,以鲁迅、胡适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就汉语、汉字读写问题的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引进了西方的标点符号,解决了文言文“句读”断句的难题。同时完成了文言文向白话文的完美过渡。
    中国汉字的语音问题
    汉字,是多种方言的共同书写体系。每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而读音差别很大,这给人际交往带来很大不便。自汉朝到20 世纪,汉字在数量上,写法上的变迁其脉络清晰可寻,然而发音的变化,却很难判辩、推敲。因此,很多古人就想制定一个汉字读音标准,把汉字的读音统一起来,固定下来。如最早古人创造的文字注音方法——读若法和直注法,虽有些作用,但显然都有先天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字没有同音字或是同音字过于冷僻,这就难以起到注音的作用。
魏晋时期又创造出了汉字注音的“反切法”,即汉字的发音可以通过“反切”的方法进行标注,用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和声调合拼来注音,使得所有汉字发音都有可能组合出来。如“爹,得叶切”,即是“爹”的发音,通俗说来,其方法就是“得”、“叶”、两字快读,即得出“爹”的发音。
     近代又出现了汉字形式的注音符号和拉丁字母注音方法。但是都不够科学和完备。直到1958年2月11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推出了一套科学的汉语拼音方案,这套方案采用拉丁字母,并用附加符号表示声调,是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通过试行获得成功,现今以普通话作为汉字的标准读音,普通话的音节有一个声母、一个韵母及声调确定,实际用到1300多个音节,基本上解决了汉字读音不固定、不统一的问题。
    汉字书写的繁难复杂问题
    针对汉字书写的繁难复杂,中华人民共和国1956年1月28日发布了《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5月审定通过了《简化字表》,1986年经少量修订后重新发表。中国大陆的书、报、刊及影视中的汉字字体,基本上以此为标准。
我国汉字所实行的普通话读音标准规则和汉字字体简化方案,都被联合国所接受。有消息称,2008年后,联合国采用的中文将一律是简体中文。简体中文,全面取代繁体中文,作为唯一的中文交流文字,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根据2005年世界主要语言实力调查报告,汉语排名世界第二,如今,中国在国外推广汉语的“孔子学院”发展很快,不少国家掀起了写汉字、学汉语的热潮。
    可以说,现在是我们国家有史以来发展的鼎盛时期,国泰民安,经济飞速发展,国家处于近百年来所遇到的最佳的外部环境,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汉字书写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部分人错误地认为电脑万能,电脑可以代替一切。一些人急功近利,孩子更巴不得省事简便,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近些年来忽视了汉字书写教育,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一届不如一届,书写普遍潦草、生硬,卷面污迹斑斑难以辨认。提笔忘字是普遍现象,把字写的歪歪扭扭已见惯不惊。2006年3月16日《广州日报》报道,有位大学生手写简历,200个字竟错12个字。又有媒体披露,广西高考20万考生有2000份考生的作文试卷,因书写问题导致电脑不识别。对于汉字书写每况愈下的严重社会现象,全国人大代表、学生家长及有识之士的呼声常见于报刊、网络。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汉字、汉字书写遭到地第三次冲击。假如我们对这种无知的、短视的思潮任其发展下去,那么汉字和传统书写技能、传统书法艺术,将被一代人抛弃。不少学者指出,这样的话,丢掉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书面交流工具,更重要的是丢掉了一个国家丶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因此,继承和弘扬传统的书写技能,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已经成为保护传统文化,保护汉字书法艺术,保护民族传统交流工具的当务之急!一个丧失传统交流工具和传统文化的民族,不仅面临被异化的危险,而且将会失去核心文化的竞争力,失去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的亲和力,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不是危言耸听,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全世界这种历史事实太多了。
    结束语
    我国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状况全面滑坡的现象,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于2006年9月10日已下发[2006]10号文件,要求全国要大力宣传“端正写字姿势,保护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提高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工作,同时决定开展一次历时两年的大规模的全国教师培训公益讲座,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委派专人负责配合这一活动。据《北京晚报》报道: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研制的语言文字规范《汉字应用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也已发布,并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发行,从2007年2月1日起试行。据专业部门介绍,该语言文字规范,适用于各级政府部门、新闻出版单位、各级各类教育机构。
    又据教育界权威人士透露,国家将出台相关政策,规定汉字书写教育将正式纳入学校课堂教学。
    据了解,各地政府也在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各种形式,举办各种活动,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全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搞好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教育。可以预计;在全国将能够刹住汉字书写滑坡现象,并将汉字书写水平、汉字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同时呼吁在网络上,也要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因为这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千秋大事。

上一条: 中集价值目标:品牌中集 幸福中集
下一条: 港媒热评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
相关文章
2016年度广东政府信息公开金秤砣奖评议活动开启
国家一级美术师杨铭仪
横岗:文创产业迎来发展契机
光明新区发展文化产业 奉献文化盛宴
坪山慈善会主办的《坪山慈善》杂志创刊
中国刑事司法制度发展的里程碑——《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发布
杂志分类
大视野第85期
2018年
2017年
2016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热点杂志导读
习李班底夯实 中办国办主力确定(32237)
朱元坤:MFG商业传奇背后的传奇(20547)
国家一级美术师杨铭仪(19291)
关于营生经济学(19233)
中国刑事司法制度发展的里程碑——(18888)
横岗:文创产业迎来发展契机(18343)
坪山慈善会主办的《坪山慈善》杂志(18276)
2016年度广东政府信息公开金秤(18128)
最新杂志导读
2016年度广东政府信息公开金秤(05-28 )
国家一级美术师杨铭仪(05-28 )
横岗:文创产业迎来发展契机(05-28 )
光明新区发展文化产业 奉献文化盛(05-28 )
坪山慈善会主办的《坪山慈善》杂志(05-19 )
中国刑事司法制度发展的里程碑——(10-25 )
关于营生经济学(10-25 )
关于崇德文化话语体系(10-25 )
  • 杂志主办
  • 主管单位
  • 南方大视野介绍
  • 南方大视野理事会
  • 组织机构
  • 资质荣誉
  • 企业文化
  • 南方大视野杂志
  • CCTV(南粤经济)独家运营
  • 影视制作
  • 网络广告传播
  • 人才战略
  • 招聘职位
  • 激励制度
  • 关于我们
  • 新闻动态
  • 合作伙伴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  
    南方大视野 | 百度 | 网站建设 |
     

    联络处:  龙华区和平路御经堂386室   电话:13751426049

    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梅岭社区新闻路59路深茂商业中心10A-79C室


    Email:1608591941@qq.com


    网站全程独家策划设计制作:亚网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