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杂志导读

“给力”的读音及其它

     “给力”的“给”,到底读gei呢?或是读ji呢?当然应该读ji,这是古音,是传统文化中的正确读音。

      现在,网络热门词汇“给力”,使用的人越来越多了,从专家学者到草根平民,大家都在使用。据说,此语源自日本搞笑动画片《西游记•旅程的终点》,其中,中文配音孙悟空有一句抱怨语:“这里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这里的“不给力”,意为现实和预想目标相差甚远。现在,我们使用“给力”一词时,有勤力、勤快的意思,也有加油、加把劲的意思,还有能量补充、补给,能量传递与接力的意思。或者三意皆含。
    “给力”的“给”,到底读gei呢?或是读ji呢?当然应该读ji,这是古音,是传统文化中的正确读音。

 

     给读gei,即交付、给予的意思,如:给你一本书、这是谁给的。而读ji,意义就更丰富了。这是供应,如补给、供给、给养、自给自足。同时也含有给予的意思,如:给假。所以,读ji,才是“给力”的真实义。

      在生活中,在实际文字使用中,我们的错解误读,就更多了。我们读古书,习古文,用古语,往往不知正误,不懂别解,闹出许多错解误读的笑话来,在某些专家学者那里,也并不鲜见。
姑且举几个例子——
     《孟子》:仁者无敌。许多人解为仁者没有敌人,或者,仁者无人能胜,无敌于天下。这样解释,是望文生义的。这里的“敌”,指敌对。无敌,没有敌对,也就是不对立,不作对。仁者爱人,仁者体谅人,仁者关怀人,仁者“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物我无对,人我一体,他不会与任何人作敌作对,所以才说“仁者无敌”。仁者无敌,无敌对无对立,才是和谐,也正是人我一如,人我一体啊。仁者行的是天道,天人合一,这不是一脉相承吗?
     与此相近的“人定胜天”的“胜”应作何解?《老子》道章•第三十八:“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句名言中的“胜”,同样,应作何解?我又联想到《易经》中干卦象传的首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个“自强”如何解释呢?上述三者都有内在联系,都是可以互相印证的。先说人定胜天的“胜”,历来解释为胜过、战胜、打败。人可以战胜天,人可以胜过天,《辞源》中的解释就是:人力可以战胜自然。阿弥陀佛,这样解释,于事于理都不符。天行有常,天行有道,你能改变天的运行吗?你能让冬天不来、春天不走、夏天不热、秋天不落叶吗?你有办法让地震不震,海啸不啸,泥石流不流,龙卷风不卷吗?《易》中天行健与地势坤相对成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个“健”,是它的恒常、恒定、法尔如是,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怎么能把“胜”解为战胜呢?
      同样,“胜人者”、“自胜者”的胜,也不是战胜,打败,胜过的含义。在上述三语中的“胜”,正解是胜任的胜,即能够承担,能承受,能担负,能担当。这里的“胜”,决不是去战胜天,战胜别人,打败天,打败别人,更不是对抗天,对抗别人,排斥天,排斥别人。自胜,更不可解为打败自己,对抗自己,排斥自己。人定胜天,是指人的决策,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一切努力,能承担,担负天的运行给人类所带来的一切风霜、雨雪,亁旱,洪涝,炎寒变化......。胜人者有力,是能够承受、担当他人加给自己的压力与困难的人,这才是真正最有力量的。自胜者强,是能够担当自己加给自己的压力、自己给自己造成的困难的人,才称得上是强者,是真正的自强。一个人能认识天行有常,顺应天行有常,勇于担当,勇于面对,勇于走出自我,不为自我所缚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以自强不息”。


觉真法师在东北三老佛学思想研讨会上发表论文,左为主持人学愚教授

      国学研究家、东方崇德文化的创导者沈善增先生在他新近出版的《崇德说》(上海人民出版社)新著中,对东方崇德文化与西方崇力文化,有精辟的分析和论列。东方重传统,西方重开拓;东方重圣人,西方重英雄。圣人追求的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英雄追求的是征服,是战胜别人,打败别人,赢得承认。赢得承认的就成了主人,而屈服的不得不承认的就成了奴隶,这种“主奴关系辩证法”就成了西方崇力文化的历史哲学(历史源头),而东方是崇德文化。崇尚的是德,“与天地合其德”,“天地之大德曰生”,体会天行健,效法天行健,顺应天行健,所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以孔子一再提示自己五十知天行健,六十顺天行健,七十能从心所欲不会逾越天行有道之道,天行有常之常了。德在哪里?德在自心、德在自我、德在自强不息。与“仁者无敌”,与“自胜者强”不是一脉相通,一宗永继吗?
    《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我们通常解释为“学”就是学习,或者是指读书。一般来说,这样理解,很难说错。然而,中国的文字,常含多义,甚至含有相对应的两义。奥妙无穷,很不简单。在“学而时习之”这个语境中,学,恰恰不是学习的“学”。先说一则《论语》中的故事吧:《子罕篇》中:“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其大意是:有一个住在达巷的人说:孔子很伟大啊,可惜他虽然很博学,但没有专才,不能使他足以成名。孔子听到了这句话,对门下弟子们说:我的专才是什么呢?是专于驾车?还是专于射箭?我的专才只是驾御马车吧?这则故事很有趣,也很重要。达巷党人承认孔子博学,赞叹孔子伟大,但是,又认为他没有专才,不能使他树立名声,为他惋惜。孔子的回答,恰恰选择了自己是有专才的,是专于驾御马车呢?还是专于射箭呢?他选择了“执御”。这不是说他很谦虚,或者射与御太过普通,太过低贱。不。礼乐射御书数,古称六艺,射与御,是六艺中的二艺,这二艺,尤重身教,不靠言教而得,所以,自古身教重于言教。
     “学”这个字的字义,汉代的班固(公元32-92)和许慎(公元30-124)都有最精到的解释。班固《白虎通义》解“学”是“觉”,是理解和觉知。许慎《说文解字》解“学”为效,即仿效。这个效的解释,很独到,因为古代还有一个“斆”(xiao)字,正是“学”的本义。斆即是教。教,指言教,斆,指身教。所以,学的本义中,有〝斆〞义在。孔子强调自己“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正是强调自己重视身教,我的专才是在身教(执御)啊。所以,“学而时习之”正是“斆而时习之”,亦即在教人的同时,再复习以往的功课,以往的技能,那是多么喜悦的事啊。古代有“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的传统,这个“学”恰恰正是教,指教人教得好(优)才能去做官,官做得好才能去教人。
     “学而时习之”中的“而”,也要研究一下。而,可作代词、助词,也可作连接词。很多人不知道在古籍中,“而”还作“能”字解。《战国策》中“而解此环不?”即是“能解此环否?”《楚辞•九章•惜往日》中,“不逢汤武与桓缪兮,世执云而知之”,这里的“而”字都作“能”字解。所以,学而时习之的而,也应作“能”解,在教人的同时又能复习以往的知识与技能,那多么喜悦啊,就更顺理成章了。
      中国古代,请别人代笔写字、写信、写文章,称为“捉刀”。那位代笔者,就称为“捉刀人”。这是从曹操的一则故事来的。

觉光长老与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玉佛寺方丈觉醒大和尚相逢,中为觉真法师

     《世说新语》容止篇中,记载了这则故事:魏武(曹操)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琰)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碟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这则故事,成了历史美谈,也成了“捉刀”、“床头捉刀人”一词的来源。这里“床”,显然不是今天所指卧室中睡觉的床。古代的床,指坐席,座位。古代称睡觉的床为榻,又叫卧榻。史载:宋开宝八年,宋军南下围金陵,南唐主李煜派徐铉入朝,请缓兵。宋太祖(赵匡胤)对他说:“不须多言,江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个“卧榻之侧,岂容鼾睡”就成了后来的一句成语。睡眠的床称为“榻”,传到日本,被日本保存下来,就叫“榻榻米”。其实,床,指座位,指坐席,在佛教中也保存下来了,寺院中禅堂里打坐的席位,至今还称“禅床”。在《孔雀东南飞》这首古诗中:“堂上启阿母”,是儿子登上厅堂,为妻子对母亲说情。结果,“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母亲对儿子发火了,槌床大怒。这里的“槌床”,当然不是睡觉的床,而是坐席。
      不过,在古代“床”亦指井周边的围栏、栏干。李白那首著名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里的“床”当然不是指房间内睡觉的床,而是户外井畔栏干了。这井畔的一片明月光,与“地上霜”才能相映照,相衔接。
     在我们常用语中,有一成语“载歌载舞”。与此类似,陶渊明《归去来辞》中:“乃瞻衡宇(望到了自己的房子,自己的故居)载欣载奔”。《诗经》(国风)、《卫风》、《氓》中: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一个“载歌载舞”,一个“载欣载奔”,一个“载笑载言”。这里的“载”,如何解释呢?很多人解为“又”,即又歌又舞,又喜又奔,又笑又说。载如何解为“又”?道理说不出。古文字中,双声迭韵的字,有时互通互借。载、则双声。载应解为则,则可解为就,因此,载在这里是连词“就”。在热烈喜庆的场面,大家兴高彩烈,就歌就舞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冠而去。去哪里?回来了,回家了。(顺便说一下《归去来辞》中的“来”,应读“离”,来与离也是双声。这个“来”,正是“离”义)“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了,离去了,故乡的田园已荒芜,我为什么还不回去呢?载欣载奔,马上望到了自己的旧居,就欣喜就加快步伐了。《氓》中的女主人公,登上墙头,瞭望远处的关卡,看她的男人回来没有?望不到他回经复关,以为他负约不来了,伤心地痛哭,泪下涟涟。望到了复关,望着那个他,经过关卡回来了,就有笑就有说啊。载作“就”解,文气也通畅了。
      还有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垃圾。现在习惯了,大家都读“拉及”,可能约定俗成吧。其实粤语中的读音才是对的,应该是垃Le圾Se(读勒涩)。
      兰州市佛教协会办了一份《佛学文摘》月刊,甚受读者欢迎。2005年第12期第24页,刊载了一篇《朱子治家格言》,署名作者朱熹。文末载:摘自《圣言善语》。我弄不清,是编者疏忽,署上“朱熹“之名,还是被摘录的那本《圣言善语》原就弄错了?
      这篇脍炙人口的治家格言,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就已背诵了。虽然七十多年过去,至今依稀犹能背诵。原作名《朱柏庐治家格言》,也简称《朱子家训》。子,在古代,是对男子的尊称。南宋的朱熹,可以叫“朱子”,明末的朱柏庐,也可以叫“朱子”,但此朱子,不是彼朱子。朱柏庐(1617-1688)是明末江苏昆山人,名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他是明末生员,入清后,隐居不仕。康熙年间,有人以“鸿博”推荐,但他固辞乃免,可见他的民族气节。他所著这篇治家格言,流传甚广,有清以至民国初年,凡读书人几乎都是必读的。朱熹(1130-1200)今江西婺源人,南宋大理学家,与朱柏庐相距400多年。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怎么能署名作者朱熹呢?这样的讹误,说明了什么?
     据说,韩国人到中国跑了一趟,回国后,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出来,题名《令人心寒的中国人的汉语功底》,想到韩国人的这一感喟,我也想说一声:令人心寒的我们的历史常识的功底!   文/觉真法师


上一条: 捍卫中华母语 振兴祖国汉字
下一条: 曹干云诗歌作品选登(五)
相关文章
2016年度广东政府信息公开金秤砣奖评议活动开启
国家一级美术师杨铭仪
横岗:文创产业迎来发展契机
光明新区发展文化产业 奉献文化盛宴
坪山慈善会主办的《坪山慈善》杂志创刊
中国刑事司法制度发展的里程碑——《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发布
杂志分类
大视野第85期
2018年
2017年
2016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热点杂志导读
习李班底夯实 中办国办主力确定(32237)
朱元坤:MFG商业传奇背后的传奇(20547)
国家一级美术师杨铭仪(19291)
关于营生经济学(19233)
中国刑事司法制度发展的里程碑——(18888)
横岗:文创产业迎来发展契机(18343)
坪山慈善会主办的《坪山慈善》杂志(18276)
2016年度广东政府信息公开金秤(18128)
最新杂志导读
2016年度广东政府信息公开金秤(05-28 )
国家一级美术师杨铭仪(05-28 )
横岗:文创产业迎来发展契机(05-28 )
光明新区发展文化产业 奉献文化盛(05-28 )
坪山慈善会主办的《坪山慈善》杂志(05-19 )
中国刑事司法制度发展的里程碑——(10-25 )
关于营生经济学(10-25 )
关于崇德文化话语体系(10-25 )
  • 杂志主办
  • 主管单位
  • 南方大视野介绍
  • 南方大视野理事会
  • 组织机构
  • 资质荣誉
  • 企业文化
  • 南方大视野杂志
  • CCTV(南粤经济)独家运营
  • 影视制作
  • 网络广告传播
  • 人才战略
  • 招聘职位
  • 激励制度
  • 关于我们
  • 新闻动态
  • 合作伙伴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  
    南方大视野 | 百度 | 网站建设 |
     

    联络处:  龙华区和平路御经堂386室   电话:13751426049

    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梅岭社区新闻路59路深茂商业中心10A-79C室


    Email:1608591941@qq.com


    网站全程独家策划设计制作:亚网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