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美国人越来越猖狂地羞辱中国干部。先是骆家辉自己背着行李带着家眷跑到中国当大使,已经使那些惯于别人为其撑伞的老爷们面红耳赤了,现在又来了个什么副总统拜登,跑到北京小饭馆吃炸酱面,五个人才消费了79元!这不明摆着和那些非茅台不饮的中国官员作对吗?中美关系紧张,责任全在美方。”
这个逗趣的帖子是在新浪微博上看到的,它只是众多与拜登访华和骆家辉抵京相关的帖子中的一个,这类帖子的转发数量已达好几万条。
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带着一家五口赴京上任,中国媒体形容他“寒酸”抵京,“没有大量随从,没有警卫,背上一个包,手拎一个包,全家人都没有闲着”。
接着,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跑到北京鼓楼的“姚记炒肝店”吃炸酱面,一行五人才吃了79元人民币(15新元),更是在中国媒体和网民中掀阵阵波澜,网民还根据拜登一行人点的菜色弄出个“拜登套餐”。
贵为副总统,出国访问却如平民百姓般地用餐,这样的举动引起各种解读。
一些中国媒体称之为“面条外交”,认为拜登想借吃面争取中国百姓的好感。一些网民认为,拜登吃得便宜是要暗示人民币应该更快升值,好让美国得以缓解巨大的贸易逆差。结果“拜登吃面”成了新成语,意思是以远低于货值的价格采购到商品。此外,还有舆论把“拜登吃面”和中国国内的“三公消费”联想到一块儿,美国人表演亲民秀,却无意间倒打了中国官场公款吃喝的作风一把。
总之,“拜登吃面”不管怎么解读,广义是“稳赚不赔”。
拜登没有说什么大道理,没有抛出什么理论或思想,就凭一张笑脸和几个出游的场面,就传达了他想传达的美国人的生活态度和软实力。特别是出访鼓楼那一场秀,只花了100元(79元加小费)就搏得那么大的宣传,维安的人力与时间成本都由中国去承担,真是稳赚不赔。
一位受访学者笑说:“拜登到中国来做公关很成功,中方也很重视,也做了很多工作,很尊重他的行程安排,那天他跑到鼓楼去吃小吃,害得这边公安局忙了一天,有好多商店没生意了,就红了姚记一家!”
就和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宣传效应一样, 美国人在公共外交的操作上手法纯熟得很。主角本身的表演功力不在话下,再加上美国驻华使馆借助微博图文并茂地发放各种大小信息,也给亲民外交创造了多面向助力。从投资与回报的比率来评估,“拜登吃面”的宣传效果要比新华社花大钱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打广告要来得好。
中国近年来也加快发展公共外交的步伐。2009年7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驻外使节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要加强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将公共外交作为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未来的拓展方向,从而也将之提到了国家外交战略的高度。
尽管美国参议院前外事委员会主任卢格在今年2月的报告中提到“中国公共外交超过美国了”,但中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表明,“我们的公共外交花的钱、做的事还是刚刚开始,并没有超过美国。”
花钱,不一定就能有效推动公共外交。要笼络人心,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体制往往起着更关键的作用。
拜登在四川大学演讲中说,“美国不接受(唯一的)正统的思想,反而会挑战正统,并鼓励个性化”。他或许说到了重点,鼓励个性化的社会是一个国家传播软实力和价值观的重要基石,而中国在这方面显得较为吃亏。
设想,如果把“拜登吃面”的情景搬到美国,主角换成中国领导人,他们出访美国也到麦当劳或肯德基吃个便餐,是否也能取得同样的宣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