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注意到了吗?
	奋战在防疫一线
	除了白衣战士、网格员、社区工作者
	还有许许多多的普通人
	 
	在街头、疫苗接种点、
	体温检测处、信息登记处……
	桃源的各个角落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他们之中
	有70岁老人
	有宝妈
	有大学生
	有企业负责人
	……
	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
	那就是——
	桃源志愿者 
	 
	面对疫情严峻、反复的态势
	桃源街道志愿者们
	积极协助疫情防控工作
	共筑疫情防控堡垒
	
	
	★ 
	|七旬义工组建40人队伍齐抗疫| 
	★ 
	
	“戴好口罩,打开粤康码”……日前,记者来到桃源街道龙光社区龙井村南岗亭,看到一位长者正给进出居民测体温,耐心教居民打开粤康码。这位长者名为李秀英,今年70岁,是一名义工服务时长逾5000个小时的“五星级义工”。她不仅自己做志愿者,还感召社区居民、一家老小一起做志愿服务,她组建的一支40余人的志愿者团队,时刻响应着防疫所需。 
	
	 ▲李秀英(左)在教居民打开粤康码。
▲李秀英(左)在教居民打开粤康码。 
	
	这位古稀之年的长者,去年有300余天,每日参加志愿服务7小时,因此中过暑、患过急性肠胃炎,还曾两度住院。这些都没有阻挡她开展志愿服务的步伐,作为社区老年协会会长、舞蹈队队长的她,把协会成员、舞蹈队队员都叫上了,一起参与防疫。她每天站在社区出入口测温、宣传防疫,认真、耐心与辛苦,居民都一一看在眼里。
	受她志愿服务精神的感染,宝妈、大学生、企业负责人纷纷加入志愿者队伍,女儿、女婿、外孙女也成了抗疫志愿者。慢慢地,由李秀英组建起来的志愿者团队达40余人。
	
	
	本轮疫情发生后,李秀英于前两天临时接到了组建团队参与疫情防控的任务。随着她的一声“召集令”,女婿在晚上下班后直奔志愿服务岗位,已搬去福田居住的志愿者也跑回来参与防疫。作为团队组织者的李秀英,统筹、分配志愿服务工作,从中午1时工作至深夜12时,一天下来,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这种工作强度持续了3天,她嗓子说不出话,腿也走不动了。“后面去做了个推拿,感觉缓过神来了。”李秀英说。
	“年纪大了,在家歇歇不好吗,为什么让自己这么累?”面对很多的不解,李秀英笑着说,“不仅要老有所乐,还要老有所为,年纪大了,还能为社会作点贡献,是很开心的事情。”
	
	
	★ 
	|龙联社区组建防疫服务队| 
	★ 
	
	防疫卡口值守、 
	引导居民建档登记、 
	张贴疫情防控宣传单 
	…… 
	日前 
	消息报记者走访发现 
	桃源街道龙联社区党委 
	已组建一支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 
	助力基层疫情防控工作 
	这一抹抹闪耀的“志愿红” 
	已成为社区战疫的一支中坚力量 
	
	
	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龙联社区党委发起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招募通知以来,社区党员群众纷纷响应,希望加入其中,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目前,该服务队共吸纳了40名志愿者,平均年龄43岁,其中年龄最小的志愿者21岁,年龄最大的志愿者52岁。他们之中,有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也有渴望为社区贡献力量的中老年人。他们积极参与街道、社区组织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包括协助禾正医院等疫苗接种点开展疫苗接种服务、进小区宣传疫苗接种知识、前往防疫卡口值守、参与社区防疫点排查等。
	 
	 
	 ▲桃源街道龙联社区志愿者在禾正医院临时接种点为居民提供接种指引。
▲桃源街道龙联社区志愿者在禾正医院临时接种点为居民提供接种指引。 
	
	“您好!您可以按照指示牌内容进行操作,完成后请有序等候。”在社区防疫点,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志愿者不惧酷暑,始终高举指示牌,让居民提前了解信息申报流程。同时,志愿者还主动为长者提供“1对1”服务,为他们答疑解惑,帮助他们填写申报信息,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在志愿者的协助下,社区防疫点还开辟出高龄长者、残障人士、孕妇、抱婴者专用绿色通道,让他们更好地配合参与防疫工作。
	
	
	一句句温暖的问询、一声声耐心的叮咛、一个个被汗水打湿的口罩,在战疫一线中彰显着志愿者精神,也温暖了辖区群众的心房。如今,防疫工作仍处于紧要关头,龙联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将继续坚守一线。“与疫情作战,就是在守护家园,我和我的伙伴,将继续坚守!”骨干志愿者陈文红坚定道。
	
	
	
	初夏的深圳
	时雨时晴 
	雨水与汗水浸湿 
	逆行者的衣衫 
	却浇不灭“战疫”必胜的信念 
	
	一位位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 
	活跃在这座城 
	给市民以帮助、以安心 
	为构建全民免疫屏障贡献力量 
	感谢有你! 
	
	(傅凤 姚家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