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新闻动态

湖北人民的苦,谁知道?

 

 

这笔账,找谁算?

3月7日,湖北黄冈。
距武汉封城已经45天。
先来看疫情。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最新通报,3月6日0—24时,全国报告新增确诊病例99例,新增死亡病例28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678例,新增疑似病例99例。
其中,湖北新增确诊病例74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4例。
湖北新增确诊的74例病例全部集中在武汉,湖北省除武汉外,已多日零新增确诊病例。鹰哥的家乡黄冈市黄梅县,已经连续14天零新增确诊病例。
苦难的湖北人民,在艰苦战疫一个半月以后,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湖北人民受的苦,有谁知道?
疫情初起的那段时间,湖北人被视为洪水猛兽,在外的湖北人,住不了酒店,下不了高速,进不了社区,到哪都被排斥;云南彝良县的一位“诗人”,写了一首轰动全国的诗《仰望天空》:“为防止武汉的疫情蔓延,我在云南彝良;不仅以驻村扶贫的理由,阻止了一个地上的湖北佬,来我家过年的想法;还像伊朗担心无人机一样,随时仰望天空,看是否有九头鸟飞过。”诗中侮辱湖北人的诗句,让人如骨梗喉,非常难受。
这个“诗人”叫陈衍强,湖北人民记住他了。

在外的湖北人不好过,留在省内的湖北人,也不好受。

武汉封城,有900万人选择留在城内,他们没有冲出城去,给全国各地制造麻烦;他们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困难留给自己……
留在武汉城内的900万人中,有几个是我的朋友。来看看他们的生活。
其中一个是公司经理级别的,也算是中产阶级吧,十几天前就已经弹尽粮绝,在朋友圈晒出一箱泡面和几罐豆瓣酱、一小罐酸菜,配文“这个世界上最没用的,是一个男人被封了26天的厨艺”。
另外一个是老乡。告诉我,每天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手机抢菜。新鲜不新鲜已经不重要,价格贵不贵也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抢到菜。三个土豆10块钱,一把白菜10块钱,能抢到已经阿弥陀佛了。一家人,一个月光抢菜,就花了一万多,是月工资的两倍多。
很多武汉人的手机里面,装了100多个APP,全部是抢菜的。此时,哪里还顾得上什么“诗与远方”,重要的是生存,是活着!
一块钱一斤的菜,十块钱一斤的肉?拜托!那是电视里面的!
你忘了武汉人民的骂声吗?

武汉市内的人艰难活着,武汉市外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比如我。
人生最悲惨的,莫过于“非典在北京,新冠在湖北”。
很不幸,我都遇到了。
因为经历过非典,我备了五袋米(小袋的,5公斤一袋)和一些干菜,从正月初三至今,节衣缩食,一天只吃两顿饭,维持最基本的温饱。蔬菜,则靠左邻右舍救济。
我家在农村,靠近县城;地,已经让政府卖得所剩无几了;我在屋后种了些毛芋,原本是用来驱蚊的,没有菜吃的时候,挖出来吃了。
在“躺着就是爱国”的年代,我们反复告诉自己“只要还有一粒米,坚决不去超市挤”。
封城20多天后,家里没有米,没有菜也没有油了,老婆的高血压药也没了;我拿着出入卡,戴上唯一的一个口罩去了趟超市,抢回来三袋米两壶油,走了五公里路去了三个药店,买回来一瓶高血压药。
当天晚上,官方宣布出入卡作废。
现在,我非常庆幸。正是这唯一的一次出门采购,让我们生存到现在。
顺便说一句,我们村庄,没有一例疑似,也没有一例确诊。


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骨子里的隐忍和坚韧是一种真正的伟大和善良。隐忍再隐忍。
今天,长江日报报出“要在全市广大市民中深入开展感恩教育”。
好吧。
感恩。
首先要感谢医护人员。从除夕之夜开始,四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他们和湖北医护人员一道,冲在一线,共同抵御病毒。他们是最应该感谢的。
其次,要感谢志愿者。他们有的慷慨捐赠,有的千里驰援,为湖北送来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保护医护人员,也维持湖北人民的基本温饱。有的志愿者在完成志愿任务后,还受到“劝返,不让回家”的不公正待遇。
他们是应该感谢的。
再其次,要感谢全国人民。在湖北人民遭此劫难的时候,全国人民伸出援手,捐米的捐米,捐菜的捐菜,还有60多个人扔下一万元就跑……尽管我本人没有收到一粒米,没有收到一片菜叶,也没有收到一分钱,但我还是要感谢,感谢
伸出援手的全国人民。

既然要感恩,我就建议来点实在的。比如说,在武汉建一座碑,抗击新冠肺炎纪念碑。纪念最早发出预警的李文亮等8名医生,纪念抗击新冠牺牲的34位医护人员,纪念死难的三千多位同胞,纪念驰援湖北的四万多名医护人员……
这个建议,能采纳吗?

去年年底,我家对面,新开了个饭店。
这个老板,是世界上最倒霉的老板。
腊月二十八的下午,店招刚刚挂上去;腊月二十九,武汉封城,旋即,黄冈封城。
这个老板,原本想趁春节旺季赚点钱;现在,店租要硬生生地亏下去。
亏的不只是这个老板,5000万湖北人民都在亏。
“躺着就是爱国”的这一个多月里,多少湖北人有班上不了?又有多少湖北人没有收入,被迫坐吃山空?
你说,这笔账,找谁算?

(陈鹰,1969年生,湖北黄梅人,曾任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财经记者、厦门日报报业集团财经记者,擅长营销策划及品牌管理工作,服务过多家上市公司。)

 

上一条: 女子兵以柔克刚 抗疫战场 龙珠显身手
下一条: 爱国归侨黄环球的家国情怀
相关文章
“光景无限”闪耀深圳:2024深圳光影艺术季启幕
马家龙社区创新大厦“楼联汇”启动仪式暨“跟党创业TED说”活动顺利开展
12场主题活动点亮创意南山 第二十届“创意十二月”南山分会场正式启动
智绘南山 新引未来 —— 第二十六届高交会南山区为创新发展赋能 以创新照亮未来
家校共育,绽放 “素养生态” 之花 ——育才三小第十八届教学开放日活动
推进中小学技术与工程教育,深圳南山面向世界发出“五大倡议”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公司动态
杂志导读
大视野第85期
2018年
2017年
2016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6年度广东政府信息公开金秤
国家一级美术师杨铭仪
横岗:文创产业迎来发展契机
光明新区发展文化产业 奉献文化盛
坪山慈善会主办的《坪山慈善》杂志
中国刑事司法制度发展的里程碑——
关于营生经济学
关于崇德文化话语体系
  • 杂志主办
  • 主管单位
  • 南方大视野介绍
  • 南方大视野理事会
  • 组织机构
  • 资质荣誉
  • 企业文化
  • 南方大视野杂志
  • CCTV(南粤经济)独家运营
  • 影视制作
  • 网络广告传播
  • 人才战略
  • 招聘职位
  • 激励制度
  • 关于我们
  • 新闻动态
  • 合作伙伴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  
    南方大视野 | 百度 | 网站建设 |
     

    联络处:  龙华区和平路御经堂386室   电话:13751426049

    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梅岭社区新闻路59路深茂商业中心10A-79C室


    Email:1608591941@qq.com


    网站全程独家策划设计制作:亚网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