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大视野2019年11月26日讯】习近平总书记对“数字中国”的高度重视,让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更加不遗余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以城市东部中心标准规划建设葵涌中心区,全面推进“智慧大鹏”建设。这是2018年大鹏新区党工委对葵涌提出的高标准要求。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有利时机,葵涌办事处超前部署,一步一步搭建政务运行指挥平台。从“智慧+服务安全管理平台”到“政务运行指挥平台”,变化的不仅仅是一块大屏幕、一串串数字,更是葵涌办事处在主题教育期间“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的社会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为“智慧大鹏”积累了宝贵经验。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创新,截至目前,葵涌精心建设了一个“智慧+服务”可视化运行中心,即葵涌政务运行指挥平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今年开展主题教育以来,葵涌重点建设“智慧城市”,不断提高城市基层治理智能化、专业化水准。 葵涌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建中表示,葵涌政务运行指挥平台旨在打造一个统筹资源、统一处置、综合调度,打破壁垒、信息共享的系统,具有“三个一”(即一“库”汇聚、一“图”感知、一“中心”指挥)的鲜明特色,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基层治理专业化、信息化的水准。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随着进一步推动和变革,“智慧葵涌”不仅大有作为,更加让人充满想象。 缘起 提高效率,向科技要战斗力 葵涌靠山面海,不仅是极具特色的滨海之城,也是深圳市的能源之城。目前,葵涌辖区共纳管工矿商贸企业188家,其中重大危险源3家(2家油库、1家气库),粉尘涉爆企业9家,涉氨制冷1家,电池制造3家。由于城市建设滞后、公共基础设施匮乏、城中村较多等原因,导致社会管理压力较大。此外,葵涌位于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的频率较高。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等灾害性天气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此背景下,葵涌高度重视社会治理,把防风减灾等保障人民财产安全的工作列为重点,但是近年来各类应急处置行动中发现,各部门存在信息不共享等情况,严重影响指挥决策效率,且日常管理中各部门各自为政,存在部门间互相推诿,重点工作难以推进的问题。 2017年底,新一届葵涌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成立,提出“立葵涌规矩、建葵涌质量、成葵涌生态”,坚决落实上级各项工作部署,向科技要战斗力,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

经过充分调研,决定将原来的“智慧+服务安全管理平台”升级为“政务运行指挥平台”,并列为2018年重点项目,强化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 在新区业务部门与街道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专家评审会初验,葵涌政务运行指挥平台于2019年中旬初步建成,重点包括33平方公里建成区三维实景地图建设、150平方米葵涌办事处运行指挥中心建设。 设计 突出“三个一”,一图一库一中心 葵涌政务运行指挥平台初步建成后,如何更加完善落地?今年以来,葵涌积极协调公安等驻办事处单位,督促办事处各部门及时录入各项工作数据,涵盖人口、房屋、城市部件等具体内容。在公安与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将1000余个公安、三防、安监等视频监控探头接入指挥中心,打通相关部门信息共享渠道,实现三级联动。在应对台风、处置登山救援、消防火灾等应急工作中,该项目在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协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项目亮点可总结为“一图一库一中心”,通过一“图”感知、一“库”汇聚、一“中心”指挥,实现基层治理创新模式。 为了落实《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文件提出的深圳“六个一”发展目标的精神,提出“一图感知”建设目标。一“图”即葵涌实景三维基础地图:基于统一的三维基础地图,对人口、法人、房屋、公共消防设施、应急队伍、危险边坡、危房等业务数据进行上图展示。实现在统一的三维地图下,各类业务数据感知和管理,满足各类业务应用需求。
为了落实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应用大数据等技术,提出“一库汇聚”建设目标,即葵涌政务运行指挥平台多源数据库;对接的数据有24万条,共计57类;其中接入视频监控共计1102路视频监控,包括公安、三防、安监和社区自建等5个类别。 为了落实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应急管理部的精神,提出“一中心指挥”建设目标,即葵涌政务运行指挥中心。该中心为办事处提供统一指挥环境,可以作为综治指挥、应急指挥、三防指挥等不同职能的指挥中心,打造多模式合一的政务运行指挥中心。(罗珍 张俊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