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大视野2017年2月11日讯(记者 罗珍 特约通讯员 孙聪林、吴玲敏 深圳报道)正月十五闹元宵,麒麟茶果齐亮相。为进一步弘扬和保护坪山客家民间传统文化习俗,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营造元宵节欢乐祥和的气氛,深圳市坪山区马峦办事处于2月11日上午在大万世居广场举办2017年元宵展演暨非物质文化展示活动,吸引了附近居民近千人参与。
活动开始,坪山区常委吴筠同志致辞,为大家送上节日的问候与祝福。吴筠表示,“精华荟萃的大万世居,是了解客家民俗及民族迁徙的活化石”,并表达了对“进一步推动和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进一步展示麒麟、茶果、黄酒等非遗项目”的期望。
在非物质文化展示环节,坪环、马峦、江岭及沙坣4个社区纷纷展示“自家作品”。“尝尝我们的……”“给你来一个……”有人负责“揽客”品尝美食,有人埋头苦干,和粉包馅,现场人头攒动,但又秩序井然。搓米粉、摆荷叶、包馅、缀色、上蒸笼,经过社区阿姨一番“捣鼓”,五颜六色的茶果映入眼帘,蒸汽腾腾。“好久没吃过这么正宗地道的茶果了,再来一个……”家住附近的江阿姨笑着说。
茶果上桌,自然少不了客家黄酒助兴。各社区都把珍藏的陈年老黄酒搬了出来,引得居民们争相品尝。据悉,坪山的客家黄酒、客家茶果都是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客家地区小有名气。
这边厢,茶果飘香,黄酒助兴,那边厢,麒麟献舞、文艺展演也已准备就绪。来自坪环社区大万麒麟队登台了,麒麟或跳跃、或飞舞、或点头致意、或采青纳福……引得现场一片叫好,掌声满场。
据悉,舞麒麟是客家传统民间艺术,有固定的套路和礼仪,跟重“武”的醒狮不同,舞麒麟以“文”为本,在动作上强调表现谦恭。在客家地区,很多重要场合,比如春节、嫁娶、祭祖等,都要进行舞麒麟表演。坪山麒麟舞远近闻名,这项客家民间文化传承着世代客家人“麒麟呈祥”的美好祝愿。自明末清初形成以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整个客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客家传统文化的缩影。
大万世居是深圳目前保存最大的客家围屋,见证和经历了深圳东部早年的移民史和拓荒史,被视为是研究深圳人文历史的活化石。近年来,坪山麒麟舞也被认定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茶果、客家黄酒也被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峦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黄雪英同志表示,接下来,马峦办事处会一如既往关注和推动大万世居的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搭建非物质文化和现代文化交融的平台,擦亮坪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亮丽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