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大视野讯(记者 罗珍 深圳报道)6月23-24日,由国家能源局主办,中国广核集团承办的“2016事故容错燃料技术国际研讨会”在深圳举行。作为事故容错燃料技术领域的重量级国际会议,中国、美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行业翘楚出席了会议。
事故容错燃料(Accident Tolerant Fuel, 简称ATF)是为提高燃料元件抵御严重事故能力而开发的新一代燃料系统,与现有核燃料相比,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抵抗严重事故工况,同时保持或提高其在正常运行工况下性能的新型燃料系统。
据此次大会主席、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白宫核能领域政府顾问Steven Zinkle教授介绍,ATF技术是近50年以来核燃料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是美国能源部未来10年在核燃料领域投资和研发的重点,美国主要核能机构均已投身其中;ATF在国际核能界业已掀起一股科技研发热潮,正深刻改变核能科技的发展方向,ATF是核安全“游戏规则”的改变者;ATF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过去5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ATF技术研制的新型核燃料有望于2022年前后在商业反应堆中测试并推广。大会联合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学会理事长李冠兴也指出,ATF技术是超高安全核能系统的未来,是全球核能行业面临的一次机遇。
据中广核研究院院长庞松涛介绍,中国政府对先进核能技术高度重视,已在《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与《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中明确了ATF研发任务。目前,我国已经设立ATF重大科研专项,并由中国广核集团牵头,联合国家电投、中科院、中物院、中核集团等业内主要企事业单位以及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组织起一支国家级研发团队和产业联盟,致力于突破ATF技术重重难关。
庞松涛表示,为在ATF项目运行中开放地吸收全球智力资源,中国广核集团正与美国爱达荷国家实验室、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电力研究院(EPRI)、韩国原子能研究院(KAERI)、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等机构开展技术交流,使中国的ATF技术始终活跃在世界核能技术潮流的前沿,逐步跻身ATF技术的主流与领导者。
本此会议是自2015年中广核牵头事故容错燃料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来,首次举办该领域的国际学术研讨大会。本次研讨会以“ATF技术在世界各国的机遇、挑战与发展”为主题,不仅总结了世界主要核电强国5年来国家级ATF技术发展规划和重要成果,还展望了旨在“随时、随地、安全”的应用先进核能系统的美好前景。
在大会特邀报告会场,美国能源部先进燃料项目副主管B.S.Shannon博士、韩国原子能研究院副院长Yang-Hyun Koo博士、ATF国家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中广核ATF项目总设计师刘彤博士,分别介绍了本国ATF的研发现状及进展、国家政策及未来展望。中科院金属所前所长李依依院士与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离子辐照研究技术开创者Gary Was先生则分别介绍了ATF包壳材料和离子辐照对促进ATF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来自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等多家国际国内科研机构的30余位专家介绍了最新ATF研究成果。与会专家一致认为ATF技术在全世界研发力量的通力合作下将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期盼世界主要核电强国能够保持对ATF技术研发的大力支持。
在此次大会上,中广核研究院展示了ATF国家重大专项启动一年以来,在概率设计、评价准则与选型方法、燃料元件三维分析软件开发及行为研究、安全分析评价、概率安全分析(PSA)、离子辐照方法与分析等燃料总体设计、系统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公布了一系列先进包壳材料、陶瓷基弥散燃料最新技术进展,还展望了ATF与加速器驱动嬗变(ADS)技术的共通性以及ATF材料在数字化仪控系统(DCS)上应用的前景。
2016年6月27日
2016事故容错燃料技术国际研讨会在深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