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天,中国的“两会”都要把民生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个中道理十分简单,即“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公众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决定着一国国民的生活质量,也在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政治生态。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社会和谐稳定也难以保持。
中国人喜欢把每年3月“两会”的召开以及会议期间的林林总总,视为“春天故事会”。那么,在今年的这个“故事季”里,中国公众以及所有关注中国发展动态的各国人士,又能听到什么令人振奋或令人刺激的“段子”呢?李克强总理上任以来的第二场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又有哪些亮点和评价呢?2014年的“两会”众生相,还有哪些值得人们津津乐道的?
本刊编辑部从老百姓最关注的角度,以轻松的话题,诠释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部分精神内核。今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外媒评说:中国领导人已发出全面深化改革动员令,两会结束意味着中国改革3.0拉开大幕。
2014全国两会专题报道之一
点击2014两会十个民生热词
今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历时11天的两会备受国内外舆论关注,77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改革”凸显了深化改革的主旋律。两会上,“三个‘最严’保‘舌尖上的安全’”等十个民生热词,更是让全体人民看到了过上好日子的希望。
热词一:舌尖上的安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代表委员和诸多网民都认为,这三个“最严”,体现了中国政府治理食品安全的决心。
热词二 向污染宣战
“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予以了坚定的承诺。代表委员认为,向污染宣战,是对解决“硬骨头”问题立下的宣言书。在面对民生问题时,就必须坚决“宣战”、“应战”,体现政府的决心。
热词三 居住证制度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建立居住证制度。代表委员们认为,居住证制度将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
热词四 失信者黑名单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去年人民法院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实行公开曝光。代表委员们认为,建立“失信者黑名单”举措是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强有力措施,对失信行为“出重拳、下猛药”,必将让失信行为无处藏身,使失信者寸步难行。
热词五 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旅游局局长、全国假日办主任邵琪伟说,制度难以落实,与我国现在发展的阶段有关系,我们不要回避这个问题。第一步推进肯定是依法依规落实,有条件的企业如果没有落实,该补的工资要补。
热词六 扩大民营资本投资领域
“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代表委员们指出,激发民营资本活力,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种种“利好”也要最终转化成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蛋糕”。
热词七 养老并轨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与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代表委员普遍认为,这体现了本届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宏观治理新思路:增长与民生并重,效率与公平兼顾。
热词八 公务员工资
两会期间公务员工资成为焦点话题,代表委员认为,堵住公务员灰色福利的漏洞和打开科学合理的加薪通道应并行不悖。公开透明是公务员涨工资的前提。要明确公务员的权责利,权力运行更要公开透明。
热词九 寒门也能出“贵子”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的政策提法引发关注。代表委员指出,这一承诺释放了教育公平的积极信号,表明政府将积极撬动“寒门难出贵子”问题。
热词十 医患矛盾
医患矛盾近年来日益突出,代表委员们认为,应当清理医院服务病人、治疗、用药方面“一切向钱看”的弊端,建立完善的医疗纠纷投诉平台,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严惩医患暴力,完善第三方调解机制,帮助医患双方解决纠纷。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