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大视野2020年11月10日讯】垃圾分类看似举手之劳,实质要从思想到行动的一致统一,并非易事。在硬件设施薄弱、流动性大的“城中村”,落实难度可想而知。
大鹏办事处所辖23个城中村,今年9月,深圳市全面实施垃圾分类,为加快推进城中村垃圾分类治理,大鹏办事处在布新社区南坑埔村打造垃圾分类城中村“样板间”。起初刚实行垃圾分类治理时,群众有较强的抵触情绪,办事处和社区工作人员反复登门对“不分类、分不准”的居民做工作,常吃闭门羹,居民不是“躲猫猫”,就是言行不一。“南坑埔”在探索中结合实际,经过一系列的硬核举措,截至10月,入户率达100%,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达90%以上,垃圾分类准确率达95%以上。
“地毯式”宣传“扑面来”
为扩大宣传,营造浓厚氛围。社区“两委”委员担任小组长,全体工作人员分为6个小组,分片包户开展“地毯式”入户宣传,派发垃圾袋及创文宣传纸巾盒,全面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及相关处罚规定,确保“不漏一户”。同时,利用宣传栏、宣传广告牌、展板、横幅、LED显示屏等设置多个宣传点位,做到垃圾分类相关信息“扑面来”。
在垃圾分类现场签名活动中,社区党委书记现场领读《布新社区垃圾分类倡议书》,呼吁广大居民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邀请专业讲解员讲解生活垃圾分类知识,针对具体的分类标准进行剖析,并对居民容易混淆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现场设置签名墙,居民现场签名承诺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双督导”刮起“模范风”
通过“党员督导+居民志愿者”双督导模式,用党建引领村民共治,建立了“户看户,村民看党员”的管理模式,党员勇担当、敢包户。横向,通过网格式包户,每个党员主动承担责任;纵向,小组内居民代表以乡情、亲戚等感情纽带包户,纵横交错交叉推进,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大鹏办事处充分利用“幸福布新”志愿服务积分制度,广泛招募志愿者,组织垃圾分类督导队伍和巡查队伍开展督导巡查活动。党员勇担当、敢包户,督导员、志愿者、房东以点带面全面行动,因地制宜,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新理念。
监督机制效果显现
为进一步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同感、知晓率和参与度,增强卫生健康意识、文明意识、道德意识,倡导文明新风,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督导员在指导垃圾分类知识同时,监督居民乱投放行为,并记录投放种类等垃圾分类具体情况。同时,通过建立居民微信群,形成居民监督机制,发现问题立即拍照上传,让乱投放的行为大为改观,快速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意识。
“温馨牌”助力“撤桶行动”
为帮助居民改掉“老习惯”,大鹏办事处为“撤桶行动”打出“温馨牌”。针对社区居民自行放在家门口的垃圾桶以及其他垃圾桶进行专项整治,替换为垃圾分类温馨提示牌,提醒居民禁止乱投放,定时定点集中分类投放垃圾。经统计,共撤除自行放置垃圾桶40个,环卫放置大桶7个,竖立温馨提示牌40块。目前南坑埔小区每天收集厨余垃圾约50余公斤,人均0.2公斤以上,符合达标范围。
眼下,大鹏办事处正编织一张绵密的网,从氛围营造、源头减量等“软引导”和“硬约束”下,充分调动全民参与的积极性,让垃圾分类成为大鹏人的新时尚。 (罗珍 李若石 陶慧媛 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