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大视野2020年7月13日讯】今年是全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三十而立的南山,作为改革开放的始发地、全国的经济大区、科技强区和创新高地,如何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如何发挥自身产业优势帮扶全国6省8地,让我们走进田间地头、山区园区,听听扶贫干部怎么说,看看各地乡亲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7月8日,由南山区委宣传部、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等单位,联合20多家中央和省、市、区媒体,共同举办的“扶贫攻坚一线行”采访活动,在粤北山区连平县的田间地头拉开序幕。
在为期一个多月的采访活动中,记者将分赴全国6省8地,真实记录沿途所见所闻所想,第一时间发回南山区扶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精彩故事。
在连平县兴中村,农户何志恒和刘建农夫妇正在自家的紫珠地里耕作。紫珠是一种中药,叶子有消炎解毒的功效。刘建农一家从去年开始种植紫珠,也正是因为这片紫珠地,让他家摘掉了多年的贫困户帽子。
兴中村曾被认定为省级贫困村,全村面积24平方公里,共有贫困户78户,贫困人口数252人。2019年,兴中村依托南山转移连平的佳泰药业公司发展紫珠种植,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全村贫困户土旱地、荒弃地等种植紫珠,目前每户年均务工及分红收益可达至少3万元,该模式也已推广复制到柘陂、丁村等5条省定贫困村。
当地村民与深圳制药企业的合作,是南山区探索飞地经济,与连平县共建产业园示范园的一个缩影。该示范园位于连平县三角镇,是南山区落实全面对口帮扶连平县产业共建的工作要求的重要内容。同时,南山连平共建产业园还创造性前移招商环节,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与招商引资、规划设计同步推进。
百香鸡是连平县田西村养殖产业的“招牌”,依靠发展林下百香鸡,田西村实现了脱贫增收。
田西村百香鸡产业由南山区委组织部、区工商联(总商会)、区委党校3家单位对口帮扶,发挥“党建促扶贫”作用,因地制宜发展百香鸡养殖。养殖基地共投资103万元,占地60亩,每年产量七万余只鸡。
百香鸡不喂饲料,主要以百香果发酵裹米糠喂养,低密度散养,生长周期超过220天,氨基酸含量低,皮下脂肪含量少。产品品质非常好,特色鲜明,深受市场欢迎。
养殖基地引入南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帮扶单位+会员+电商”生产经营模式,建立“醒狮山”品牌和“电商直播”平台。如今,在手机上点一点“醒狮山”微信小程序便可以购买新鲜高质量的百香鸡。
养殖基地每年提供贫困户就业岗位2-3人,临时工每年60-70人次,每年贫困户增收八万余元。2019年11月46户151人实现脱贫摘帽。
连平县有句俗话,说的是连平有三宝,分别是火蒜、花生、酿酒。连平县忠信镇柘陂村地处连平县最南端,是省定贫困村,有着悠久的大蒜种植历史。
为了更好地利用大蒜,忠信镇柘陂村在南山区委政法委、区人力资源局、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对口帮扶及忠仁生物科技的帮助下,发展出了一条集合“培育+种植+精加工+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为一体的一体化完整产业链。2019年底,柘陂村仅靠黑蒜收益就达到5万元,惠及16户53位贫困户,人均增收近1000元,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
为了生产出口感更好、口味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黑蒜,温东岸及其研发团队做了成百上千次试验,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实行标准化生产。最终,温东岸的黑蒜工厂研制出了一款“软、糯、甜”、口感近乎果脯的黑蒜。这款黑蒜产品颠覆了大众对大蒜的认知,不仅食用后无异味,而且营养价值也高,得到了粤港澳大湾区消费者的认可。
在连平县东水村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可以看到这样的一幕:长长的豆角高高挂着、苦瓜茄子硕果累累、大棚里的蔬菜长势正旺……
7月10日上午,记者了解到,这正是南山区政协对口帮扶连平东水村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基地占地103亩,主要种植各类蔬菜、瓜果、根茎类植物,每个月产出蔬菜大约4万元左右,劳动力主要是东水村的贫困户和其他村民,每个月付给贫困户和村民的工资3万左右。连平县东水村有贫困户65户,164人。
同时,由南山区政协、南山区妇联、南山区残联、南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连平县东水村田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深圳市开味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蔬菜购销协议,由连平县东水村田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深圳市开味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15年的土地种植合作协议,劳动力一律由东水村贫困户和村民优先,彻底解决了贫困户脱贫问题,同时也形成了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
金龙村位于油溪镇中西部,村庄较为偏远且消息闭塞,长期缺乏产业发展资金和人才,10个自然村中有4个被认定为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山区自然村。全村实际常住人口300多人,有47户贫困户155人,2017年村集体年收入仅4.5万元,真算得上是穷乡僻壤。
要“输血”更要“造血”,特色产业助力脱贫。
近年来,连平县油溪镇金龙村在南山区委宣传部、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帮扶下,通过发展食用菌种植、种养和罗氏沼虾养殖等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户以多种方式脱贫致富,不断提高村集体收入,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在脱贫攻坚路上开出“致富花”。
因势利导、精心施策、特色产业、带动发展。三年下来,金龙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已全部落实产业帮扶项目和配套开发资金,在驻村工作队统筹引导下,建成了三个初具规模的产业项目,分别是食用菌种植产业、蜜蜂养殖产业、高山绿茶种植产业,通过这三个产业项目,加上原本村民自行开展、散户散养的山羊养殖、鹌鹑养殖、黄牛养殖、百香果种植等产业项目,有集中、有分散,两方结合带动金龙村48户基本达到脱贫标准。
除产业扶贫外,南山区委宣传部与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还投资95万元帮助该村完成农田水利“三面光”工程以及参与投资100万元完成全村自来水改造工程,为金龙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新动能。
富乐村地处连平县东南部,是粤北较为典型的山多田少的省定贫困村。该村受历史、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曾经既无像样的经济实体,又无雄厚的村集体产业。
7月9日下午,记者在富乐村裕民养殖场上注意到:3栋养鸡大棚相对而立,2万多只鸡边听音乐边吃饲料,健康活泼、毫不惧人!原来,在南山区城管执法局、规划土地监察局、南山区政府采购及招标中心的对口帮扶下,富乐村大力发展养鸡、线材厂、自来水厂等扶贫产业。
富乐村裕民养殖场,是驻村扶贫工作队结合富乐村实际,经过调研选择落地的温氏大棚规模养鸡项目。2017年至2020年2月底,裕民养殖场共收入699.5万元,总利润127.6万元,平均每羽鸡的利润4.59元。按投资协议向投资养殖场贫困户发放分红款31万余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96.6万元,为6名本村贫困户提供了就业。
除了裕民养殖场,驻村扶贫工作队还促成富乐村利民线材厂的建设。通过该项目,占股20%的富乐村每年村集体收益保底增加11.4万元,解决了120多人的就业,包括10个贫困户,每人每月务工收入约4000元。
与此同时,帮扶单位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发动5家爱心企业捐款117.76万元,建成富乐村自来水厂项目。2018年11月,自来水厂正式通水,不仅解决了全村村民饮水难题,每年还为村集体创造经济收入约6万元。
多年来,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规划土地监察局、政府采购及招标中心还打好“组合拳”,通过开展消费扶贫、劳务输出、参与益民自来水厂等,帮助村民增收。2019年,村集体经济达到108万元,全村54户贫困户201人摘掉了贫困帽子。
连平的土地多是红黄壤,土壤中富含硒,非常适合鹰嘴桃生长。
7月8日下午,在连平县上坪镇鹰嘴桃生产基地,连平县光大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明光拿着又大又甜的鹰嘴蜜桃说:“连平鹰嘴蜜桃肉质脆嫩、清甜爽口、风味独特,欢迎大家选购以及来现场采摘。”
在南山区沙河街道对口帮扶下,合作社近年来大力发展和推广无公害鹰嘴蜜桃,紧紧围绕绿色无公害果品种植、科学采摘、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开展系列化服务,提升了本地鹰嘴蜜桃的品位,推进当地生态农业科技发展进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连平县光大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9月,位于上坪镇。该合作社是为服务当地鹰嘴蜜桃种植农户,拉动当地鹰嘴蜜桃种植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而成立的合作社,成员出资总额900万元。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始终本着“为耕者谋利,为食者健康”的宗旨,积极引导农民入社,带领社员们科学种植,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增加农民们的经济收入,现有社员106人。
合作社近年来大力发展和推广无公害鹰嘴蜜桃,紧紧围绕绿色无公害果品种植、科学采摘、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开展系列化服务,提升了本地鹰嘴蜜桃的品位,推进当地生态农业科技发展进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山海相约,“南连”同行
扶贫攻坚,携手奋进
从园区新生代农民工的灵巧双手
到田间地头扶贫干部的忙碌身影
与鹰嘴蜜桃果农品尝丰收的喜悦
邀大湾区宾朋共享粤北山区特产
精准扶贫的累累硕果
如此香甜,如此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