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东港河
王文雄
阔别故土,他乡耕耘,商旅各国,历数异域风情,每每令我心中最难忘怀的,还是童年记忆中故乡的东港河,每忆及此总是令我心驰神往。
东港河,东接吴楚长江,通达商贾重镇小池。与九江隔江相望,北二十里经回风古镇王埠,直折西行再二十里达黄梅中部重镇孔垅。东港河自严家闸直入龙感湖,向东南出华阳可与长江各口岸商埠对接。真可谓四十里东港河,八面来风,千帆竞渡。迎送南来北往客,是旧时商来客往之黄金水道。
东港河水系分布十分丰富,支流四通八达。是鄂东平原这块母亲土地上的一条条血管,滋润着一河两岸富饶的母亲土地。孕育着东港河畔勤劳儿女繁衍生息,人生代代无穷已。
童年记忆中的东港河,比现在要宽阔许多,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经常划水的回风湾,也就是王埠古镇前河畔,足阔百五十丈有余,最阔处在两百丈,河水自东向西缓流,清澈见底,水底有许多灯笼草,扁水草,自然鱼虾鲜贝蚌壳之丰富自不必说。那两岸河畔断断续续,阔窄不一的点辍些的荷池,苇丛,杨柳,在暮春仲秋早晨一眼望去银露灿灿,如丹霞翠玉, 千絮婆娑,更伴些水鸟、野鸭闻啼。更是令人陶醉,留连忘返!。
童年时演绎在东港河畔的许多趣事,至今每每忆及仍是那么的甜蜜,余兴未尽。原先和现在的改革开放体制不同,那时是人民公社集体公有制,没有私人、私字一说。连人带物一草一木都属公有,更谈不上私人种瓜种果。那是大队,生产队的事。物质匮乏,一应生活居家必需品一律限量按工分,劳力多少凭票供给。讲究的是多劳多得,不劳者不得,但也有不劳者多得的。诸如干部、干属、干亲、干朋、干友之类,比普通社员群众要优越许多。另外大人上工有得,小孩学生冇得。数量有限,一家分得几许,众口尝鲜,小家伙们每盼瓜熟,垂涎欲滴,望眼欲穿,几叶瓜片早己囫囵吞枣,不知何味,不知去向,煞是扫兴极了。河对岸是江西的老德化,河滩边也种些香瓜,甜瓜几类,那是德化人民公社的瓜。盛夏瓜熟,我的小伙伴们早就盼眼欲穿,打起了这片瓜的主意。看瓜的顾爷爷也早就洞察得心知肚明,终日手持一柄木叉,那是对付我们的“武器”,然小家伙们也懂计谋,潜水路、分兵东西夹击佯进,令看瓜爷爷首尾不相及顾。每每得手,一人一二瓜获,扑向河中,且举瓜过头顶,嘲弄看瓜人,看瓜顾爷爷愤呼,蹬脚跳骂,木叉在空中舞得呼呼作响,却无济于事,作罢而终。
童年时总想尝试和体验些趣味的行为成就,东港河畔素以鱼米之乡据称,一年四季都有水产品可获,鱼类四季皆有自不必说。春有蒿菜,芦芛;夏有水笋莲蓬,藕丝、鲜贝蚌壳;秋有菱角,品种如:猪八戒、和尚、元帅之类,还有芡实(土名鸡蛋巴)芦米、莲籽;冬天挖莲藕,割芦条,赶鱼,撑鱼。而最有趣的是划一叶小舟在芦苇丛里掏鸟窝,摸鸟蛋,碰巧还能逮几只水鸟游鸭之类,收获总不会少。有时也做些那时并不觉脸红的事,顺手牵羊将鱼船下的鱼卡子,鱼笼收为己有,自然也有鱼,无非招来许多的愤骂,却也无伤大雅,当时认为这是多大的事?东港河的夜景最是迷人,盛夏的夜晚,月光如水如纱,带着星光的灿烂飘落在河面,银光点点,渺渺婆娑温馨而神秘!。
河堤上晚风清凉,大人们总是叫我们小家伙们先去占好位子,便将门板、竹床之类合拼成铺,一家人纳凉铺上,母亲教我数星星。那时什么都好奇,牛郎织女星,隔河相望。时而眨眨眼睛,似在含情倾诉,窃窃私语。还有那月宫,吴刚砍树。母亲总是教我许多东西,讲给我许多故事。多少年过去,我却至今不能忘怀。
记忆里,河堤纳凉的情景,丝毫不比现在城里的公园夜场逊色,这是旧时古镇乡村的“夜总会”。街坊邻居各家各户都集聚在河畔,堤岸,水码头上乘凉。有的人家支起蚊帐。有的人家干脆搬起小木桌,小板凳,几盘农家小吃品着小酒,品着快活的夜色时光。也有串铺聊天的:时事趣闻,天文地理,邻里矛盾,农事商经,无所不谈。有啍着采子戏调的,唱黄梅戏腔的。也有拉二胡的,吹笛子的,每每这个时节夜色的东港河畔,总是弥漫飘溢着和谐、快乐、充实的气氛。
深秋的季节,鄂东平原这片辽阔的大地上,东港河两岸一片秋收繁忙喜悦的景象。当你漫步在那秋的原野,感动那秋的风华与硕实,你更深深感动东港河,这条母亲河的慈爱与恩赐。更深深感动这辽阔的土地上,父亲的脊梁的力量坚强与充实,包容与雍有。
旧时的东港河流域各商埠各有不同的地方品系特色。比如小池口以港口,码头物流,纺织品布行、丝绸行、百货、盐行、米行、中药铺等为主要商贸特色;孔垄镇则以竹器、木器、衡器、农具、编织品、手工艺品、鞭炮、猪仔行等为主要商贸特点;再往西如蔡山,白湖渡,李英,张河等地以土特产,手工织土布,印染为主要交市特色;往北往东严家闸,龙感湖,独山,下新,徵州宿松,陈营,段窑,汇口各商埠则以土特产,药材,黄花,木耳,干鲜果蔬制品,水产品,桑蚕丝织,水运为特色;古镇王埠则是东港河黄金水道中的重要中途码头驿站,商来客往船只在此落帆夜宿,中转停靠,小镇以饭铺,酒馆,旅店,茶馆服务业为主,以美食小吃,纺纱织布,染铺,香烛纸铺,磨坊,米行,炮坊,铁器铺,小百货铺,药铺,诊所,干鲜腊味土特产,油坊,水作坊为特色。
回风湾王埠古镇不大,百余户,大多桑田勤耕人家,半年辛苦半年闲,男耕女织。兼做些商贸生意,作坊,馆铺,日子都还算殷实,并无大差大异。当然也有不少殷实大户,书香仕子之家。旧时的古镇有多家私塾学馆,故读书学子彼多,这里的民风纯朴,诚实和谐乃东港河畔勤劳大众人家之缩影。
年前回了趟故里,回到了童年的东港河的怀抱。却已不见昔日东港河的多姿与美丽,不见早就不见了的古镇,不见了许多的许多。也许是人类发展的进步,也许是生产力与文明繁荣升华,也许……然而我还是总想着旧时的许多,童年记忆中的一切一切,他们在我的脑海里,是永久的眷恋与记怀,是我梦里的点点滴滴……
作者王文雄近照
(作者为深圳市牧人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本文于2010年9月6日创作于德国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