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谈笑间)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发展,已经步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期待更高水平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社会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我们党在进行社会治理时更加重视促进社会参与。
共建共治共享,既是对我党长期以来社会治理经验的总结,也是对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出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社会治理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就是在社会治理方面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积极回应。
桃源街道位于南山区东北部,下辖龙光、珠光、平山、塘朗、福光、长源、龙辉、龙联、大学城、峰景、龙珠12个社区。高校、科研院所聚集,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西丽校区、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座落于此,是深圳高等教育高地;高新科技企业众多,拥有优必选、深信服、芯思杰等一批明星企业,还有南山智园、南山智谷、南山云谷、大学城创业园等一批配套齐全、极具活力的高新园区,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桃源街道对于社会公众参与和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因素的内在关联,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街道党工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强化阵地建设,以文化聚人气,打通高校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之间的“
壁垒”
,“
三区融合”
加速,善于撬动社会资源,多元共建共治共享,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经验示范。 
2019桃源杯半程马拉松赛
以党建为引领,用创新促进“三区融合”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工作开展的怎么样,直接影响到党的凝聚力、影响力、战斗力的充分发挥。
桃源街道坚持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治理难点重点为突破口,以党建项目化为抓手载体,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提升辖区基层治理水平。
为此,桃源街道在党工委书记黄健的率领下,经过大胆改革和探索,街道党建以品质化提升为重点,打造党群服务中心,全力推进党建精品特色社区建设,着眼当前,立足长远,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把原来校区、园区、社区三个各自相对独立的“孤岛”连成一体,形成稳定的铁“三角”形,将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做实、做优、做强,加快促进校区、园区、社区有机融合,开启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治理新篇章。
2019年龙光社区安全生产教育团建活动
要实现“三区融合”,首先要推进“三区联动”。大学校区作为创新人才和创新科技的策源地,为科技园区提供创新人才、项目和手段,为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是“三区联动”的创新网络中的龙头。
为有效实现“三区融合”,推进“三区联动”,去年10月,桃源街道正式启动南山智园党群服务中心运营。该中心着力打造“一中心两平台”,即桃源街道“三区融合”展示中心,北部片区园区党群服务平台、共建共享资源对接平台。
启动仪式上,桃源街道社区、园区、校区三方代表签署了《桃源街道“三区融合”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以此为新起点,共同促进“三区”有机融合,确定在区域化党建、专家智库建设、产品服务交流、实践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长期密切合作。以智园党委为核心,联合长源社区党委、高校党委、企业党支部共同推动北部片区的园区党群服务,树立“跟党一起创业”的南山品牌,打造一个“红船领航、三区融合、精准服务、创业创新”的党建服务新模式。
南山智园党群服务中心只是桃源街道党建精品特色社区创建全覆盖工作的一个缩影。
2018年以来,桃源街道党工委、各社区党委通过举办数十场专家论证会、社区党委书记培训汇报会、三区骨干峰会等,将“三区融合”治理理念深入人心,逐步打造了红创文化品牌、书记下午茶品牌、公益慈善品牌、三区融合品牌等。
桃源街道去年共组建“两新”党组织22个,目前共有“两新”党组织115个,力争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确保三区融合中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据统计,桃源街道辖区破解了龙辉、平山、塘朗、长源四个社区多年群众服务中的场地难题,在全区率先全面完成了12个社区党建标准化达标任务。
社区校园聘会
定制民生微实事,打造社会治理“桃源品牌”
桃源街道为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推进社区、校园、园区三区融合,推动创客、创智、创新三创驱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桃源街道自2018年开始,就开展了“三区融合”民生微实事服务项目征集活动,为居民“量身定制”服务项目,通过符合辖区居民需求、贴近辖区居民、师生、企业员工生活的服务项目,真正解决老百姓的急事、小事、难事。
2018年8月,桃源街道启动“三区融合”民生微实事服务项目征集活动,区别于以往的民生微实事项目,项目申报方围绕“三区融合、三创驱动、三化共治”的街道特色定位为街道和社区量身定制民生微实事服务项目。
此次活动分为需求发布会、项目征集汇、项目初选会、项目洽谈会四部曲,致力为街道、社区挖掘一批优质的民生微实事项目,为老百姓做实事,共吸引了上百个项目主体申报,申报项目300多个,项目服务不同群体、涵盖不同领域,充分展示了桃源街道创新民生微实事服务供给方式的影响力之大。
通过由市区职能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高校教授、12个社区书记等组成的初选评审团,筛选出30个优秀项目,内容涵盖红创文化建设、基层党建引领、弱势群体关爱、儿童成长关护、青年创业培训等领域。最终,10个贴近“三区融合”理念的优质项目进行现场路演,12位社区书记和居委会成员组成现场议事团,在“卖场”与项目方一对一洽谈,最终达成交易意向的项目超过70个,平均每个社区“点选”6个项目。
桃源街道“三区融合”民生微实事服务项目征集活动紧扣“精品”二字,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以需求导向为着力点、以质量导向为关键点、以品牌导向为创新点。2018年,成功举办深圳大学城“桃源杯”半程马拉松比赛。联合深圳大学城管理办公室、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举办2018深圳大学城“桃源杯”半程马拉松比赛,高校师生、企业员工、社区居民等不同群体近千名选手参加,被媒体称为“学历最高的马拉松赛”,多家媒体进行报道,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结合桃源辖区高校云集的优势和特点,举办首届深圳高校舞蹈大赛。
民生实事,见微知著。桃源街道党工委情系社区民众,处处体现为民众服务的精神。党员率先垂范,发挥带头作用。民生微实事贴近民众,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先后举办西丽体育中心羽毛球馆封馆邀请赛、桃源街道第十一届“和谐物业小区运动会”、“亲亲大沙河”健步行、“七一”诗文朗诵会、“桃源街道公众大讲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文化活动,依托桃源文化中心、智园党群服务中心良好的阵地优势,邀请“文化名人”做客主讲,以“名人效应”传递桃源好声音,讲述桃源好故事。承办第三届深圳舞蹈节、2018南山区全民健身日体育项目展演活动,大力推进“大众健康舞”进社区、体育舞蹈进校园,针对各类群体举办手工课、舞蹈、书法、戏曲等培训800多场次,开展大型文体活动25场次,免费放映电影80场,将丰盛的“文化大餐”送到居民家门口。
免费测血糖血压
2019年,举办了“三区融·桃源启”暨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文艺晚会,探索“三区融合”新途径新方法。高标准、高规格协办了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发展论坛。目前这个论坛已升级为市委市政府主办、区委区政府协办的常规性论坛。继续成功举办了“学历最高”的2019深圳大学城“桃源杯”半程马拉松。举办首次“三区融合”联席会议,共同碰撞出“三区融合”系列好想法、新做法。民生微实事方面,不断简化流程、提高效率,还通过民微大赛、民生直通车等创新做法,各社区民生微实事如火如荼展开,目前累计实施156个项目,金额974.553万元。
青少年编程培训系列课程
配对专业导师团,推进民生服务精细化
2019年以来,桃源街道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资源导向,创新供需对接方式,打造“三区融合”民生直通车之旅,将精准化、精细化的民生服务做到高校校区师生、企业园区员工、公共社区居民的心坎上。
为推动优秀项目持续助力桃源街道民生建设,解决民生服务痛点、难点,打造民生服务“桃源”品牌,2019年7月13日,由桃源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南山区社会创新促进会承办的2019年“三区融合”民生直通车之旅项目路演会暨“桃源融”训练营拉开帷幕,旨在通过创新的供需对接,让优质服务“留得下来”。
为助力民生服务,桃源街道积极推进专业导师配对,组成由南山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邱成富、桃源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健、桃源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海滨等组成的总导师团,以及由深圳社会组织研究院院长饶锦兴等专家和5个优秀社区党委书记组成的专业导师团,并由总导师团为专业导师一一颁发聘书,专业导师与社区导师共同推动桃源街道民生微实事向专业化、精准化、在地化方向发展,
为了保证项目质量、提升供需对接率,桃源街道于活动前期邀请了深圳市公众力智库创始人范军老师对51个项目逐一指导,开展了主题为《民生坐标与民微创变》的培训课程,从宏观形式、微观案例多方面对社区党委书记、社区民生微实事负责人以及入围项目方代表进行了专题训练。
本次民生微实事训练营是桃源街道改善民生服务效用的一个创新性举措,活动最大亮点是采用导师战队PK形式及研学式机制,以专题授课、陪伴教学、开放研讨形式针对5支战队成员开展项目优化、实施质量、品牌打造等主题式精准辅导,重点打造一批“桃源特色”的精品项目,通过年终“民生盛典”来推选10强优秀项目入库。
塘朗社区《和睦邻里,欢乐一夏》项目
后记:以民生微实事作答时代问卷
深圳是一座快速崛起的移民城市,人口结构倒挂严重,公共服务压力较大,社区行政事务繁多,人口素质参差不齐,历史遗留问题与新需求交织,社区组织亟待转型和规范。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已经给出了清晰的答案。
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新要求,其中就包括“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
深圳市委也提出,“要以走在最前列的标准,奋力开创深圳经济特区工作新局面”,坚定不移推进更加规范有效的基层治理,在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上走在最前列。
事实上,深圳近年来在基层治理上已有不少探索: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核心地位;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不断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发挥科技创新之都优势,持续提升社会治理信息化智慧化水平。
南山区桃源街道以党建为统领,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以“三区融合”作主线,以文化体育及公益服务为媒,以民生微实事为载体,打破各“区”行政、行业管辖的壁垒,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融合格局,积极推动社区、校区、园区融合互动,推动创客、创智、创新三创驱动,逐步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桃源街道把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结合起来,把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和治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进一步拓展辖区居民融入社区的途径和方式,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到基层社区。通过为居民“量身定制”一个个接地气、能落实、受欢迎的民生服务项目,精心打磨民生项目,打造社会治理“桃源品牌”。
正如桃源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健所说的那样,民生微实事是改善民生福祉、提高群众幸福感的有力抓手,开展“三区融合”工作,就是希望以“民生直通车”为载体,打造一批“留得下来”的“民心”项目和“融合”项目,全力推动民生微实事做实、做细、做精,切切实实让居民得实惠。
以民生微实事,作答时代问卷。斯言如是,善莫大焉!